紫砂Q&A
本單元為自由討論區,文責及取用圖片之來源概由文者自負,圖文內容並不代表真壺立場。
為免觸犯法令,如張貼它站、他人或不當圖文,或有廣告之嫌時,真壺擁有刪除之權利。
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419 0921-22:35
近日在喝一款父親送的茶
標示為高山茶
茶乾還算清亮 顆粒大小也與真正高山茶差不多
但茶梗是包進茶葉中的
目前泡了四次 總感到滋味淡薄 且泡水約僅5-6泡
我用岩心西施 也無法泡出渾厚的感覺
觀茶渣則感覺老葉較多
有些懷疑是否藉由採茶時"採下面一點"的方式
製造出高山茶比較大的顆粒

今天用上了513兄溫潤泡一分鐘的方法
加上岩心西施 才勉強覺得濃度可以了
想請問余先生
這是否就是所謂以極輕發酵的方式營造出高山茶的滋味
還是不同季節的差異呢(不過這款茶來源不明 當然季節也不知道)
喝茶至今 終於開始體會到所謂的"勁道"
真希望不久後能再一品高峰岩茶
513兄送的自焙冬片雖然還有大半包
但是捨不得喝 哈哈
回覆1: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0513 0925-18:24
419兄 :
光憑您的形容.其實是很難判斷可能的原因 ! ! !


現今市況花招百出
以低充高.混堆.甚者外來茶充斥 ......

如果
只是簡單的分為.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那也是容易的
若欲深層探究
可能就要多點心思.走對路了 ! ?

茶...千萬不要捨不得喝
好茶喝多了.自然有了初步判別的能力 ......
回覆2: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419 0926-16:20
謝謝513兄的回應
在寫帖子的時候 也想過這樣隔空抓藥
不免讓人無從判斷起
高峰岩茶年份季節清楚明瞭 較能產生共識
小弟貿然一試 也只想碰碰運氣而已

這款茶是論不上喜歡
只是父母贈茶 總要花些心思去體會
以小弟的經驗 不管學任何東西
其過程本來就是一次次的循環
有些書值得一讀再讀 原因就在於每一次重讀之前
我們又經歷了許多不同的事情 改變了某些想法
因此每次重讀都是新的體會
經典如此 旅遊如此 品茗也是如此
我咸信習茶的過程中 品好茶與品劣茶同樣重要
品過劣茶 再回頭感受好茶 所有的特質會更加鮮明 永生難忘

說回來
捨不得喝 是因為獨飲居多
想把好茶留著讓更多人喝到啦
昨天拿出來請了一班大學同學
用岩心一連泡了513自焙冬片.東方美人.金萱...最後再回頭重品冬片
不知不覺高談闊論 竟達半夜
再次謝過513兄
回覆3: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0926-16:52
呵!呵!...419老弟的問題,就老麻瓜的看法來談,整理如下:
1.不管在台灣或是在大陸,凡看到茶罐或包裝上的“任何標識”皆可不用理會,免得受其“名頭”而影響日後的判斷...,蓋任何包裝只要花錢就可隨意買到,甚至老麻瓜近期發現,在市面上根本已沒人製造或販售“低海拔茶”的任何包裝矣...。
嘿!嘿!...難道台灣的低海拔茶已沒人種植乎?

非也!...蓋台灣的“低海拔茶”總生產量絕對仍是高居眾茶之冠,怪只怪在曾幾何時竟已沒人願再花錢購買“低海拔茶”矣...:在窮極思變下,茶農或茶販們只得“順應民情”地...,乾脆將任何低海拔茶全部披上“高海拔茶的狼皮”!
這情形就如普洱茶一樣,既然普洱茶客先生們非“紅印”不飲,就自然地會有“狼皮紅印”的出現啦!
“狼皮朱泥”或“狼皮大紅袍“等泥料事件,又怎能倖免之?
這正是“真需求引導假生產”的又一例證!

2.由419老弟對該泡茶乾的形容《註419老弟言:茶乾還算清亮•茶梗是包進茶葉中的》來判斷,則此泡茶是茶菁水份含量較高、纖維質較低之茶,始能包茶梗於葉片之中...。
這是“園仔茶”的典型特徵,因一來“平原式茶園”排水作用較低,故茶樹對水的吸收較佳,致生產量大而快速。
二來“園仔茶”一般來講灌溉較為便利,蓋就算沒水源亦能掘井取水以日日灑水,方便得很...,故“水能顧得很好”,遂造成快速生長下的茶葉纖維質偏弱!
老麻瓜上頭的小小分析,可初步斷定此茶定義如下:
是低海拔茶的可能性已提高不少,蓋台灣高山茶平原式茶園並不多(機率較少),而高山又能供水充足的茶園亦不多見,在兩者的地理條件皆不多見的情況下,低海拔茶的機率已提升至50%以上。

3.《總感到滋味淡薄 且泡水約僅5-6泡,我用岩心西施也無法泡出渾厚的感覺,觀茶渣則感覺老葉較多》
419老弟以上的形容好極!
因茶湯軟若無骨感,泡水又短,皆非高山茶應有的本質!
而老葉多,卻又能將茶梗揉包入茶葉,兼之《茶乾還算清亮》亦都是“低海拔茶”的特徵,蓋高山茶若採到老葉,則茶乾即“紅衛兵”林立矣,茶乾又怎能清亮?
(註:山上茶農慣將老葉稱為紅衛兵,因萬綠叢中百點紅(或黃)是也!)
就因低海拔茶生長迅速,故就算採到第四葉或第五葉(挽總仔),也能將茶葉製得秀色可餐、清麗無匹!
也因低海拔茶生長迅速,故茶中有效濃度欠佳,致形成泡水奇短、兼之茶湯軟弱無力!
老麻瓜分析到以上幾點後,此茶植於低海拔地區的機率已提升至80%矣...。

說到這兒,老麻瓜忍不住又要“碎碎唸”一下專業寫茶書的“文抄公”們,請您們不要再把好幾十年前看過的茶書資料,當成是葵花寶典般深信不疑而一直轉述“文抄、批註”下去矣...,蓋茶葉前輩、先進、博士們書寫台茶的鑑定之當時,台灣哪來的高山茶呀!!!
拿數十年前,台灣仍普遍生產低海拔茶情形下的“茶乾文面鑑定法”,來分辨茶之好壞良劣,只要看到文面(茶乾)齊一,且呈綠油油的樣貌就是好茶云云,則相信您的讀者們買到的好茶(高山茶),就全是“中低海拔茶”或“越南茶”啦!

4.就老麻瓜種植二十餘年高山茶的經驗下(大伙不知是否知道?...高峰岩茶高冷地區正是台灣高山茶的發源地!)
也就是說...,種高山茶老麻瓜算是輩份極高的老前輩啦!
(以紫砂發展史的說法來談,老麻瓜就算不是金沙寺僧、供春之輩,也屬“妙手稱三大”之流矣...)

呵!呵!...言歸正傳!
這泡茶是低海拔茶的可能性既已達到80%,或許有人會問,難道無法“一言斷定”確是低海拔茶嗎?
方法是有的...
請419老弟拿起茶乾,細視茶梗的橫剖面(斷面),若比例上大都是呈扁平狀時,則低海拔茶的機率就輕易地跨上95%的門檻矣...!

剩下的5%機率,就只好直接沖泡以找出“低海拔的銹腥味”啦!

註:419老弟充滿實事求是的研究精神,故老麻瓜始“就事論事”的高談闊論之...,絕無褒貶良劣茶之意,請茶友們海涵、明察。
回覆4: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419 0927-00:20

茶乾

感謝余先生不辭勞苦
回了這洋洋灑灑一大篇 收穫不少
不知余先生手痛有無好些??

為了言之有物
貼幾張相上來參考參考
回覆5: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419 0927-00:23

我所說的顆粒較大的茶乾

與真正高海拔的茶乾有些不同
高海拔的茶乾結實乾脆
而這款茶顆粒大歸大 看起來是否有感覺拖泥帶水
形狀不飽滿呢
回覆6: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419 0927-00:24

茶梗剖面

請教余先生
這就是所謂的扁平形狀嗎
回覆7: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419 0927-00:37

是否採得比較下面

只用冷水泡開看看
所以茶葉伸展不完全
高山茶如果採到這樣 不知會揉成什麼樣

了解並不代表嫌棄
後來我用翠裡紅搭配這款茶
真的感到泥料搭配不同茶品的影響巨大
岩心碰上好的高山茶 茶香渾厚婉轉 絕對讓人難忘
翠裡紅整理茶湯的全面改善功力 則往往讓人以為喝到另一款茶
小弟極為嘆服
回覆8: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0927-16:20
呵!呵!
1.由“圖2”茶乾的整個形體來看,揉捻略呈扁平,是大批量製作時,使用揉捻機及團揉機過多時所造成的“基本款”!
也就是說,若是少量製作(如高山茶因產量太少,您就想大量製茶亦不可得)則必用手工團揉,不會用到團揉機;...反之,若因一次進茶菁的數量過巨時,才會使用到團揉機來揉捻茶葉,最終才造成讓行家能一眼識出的茶乾特有之“扁平痕跡”。(大家有空可注意一下,台灣的大量生產低海拔茶,皆有如此扁平的茶乾形狀,這就是使用團揉機後的基本款文面)
註:您猜猜,甚麼地方的茶菁會一下子採這麼多,致才不得已使用團揉機?
看到這種茶乾形狀,讓老麻瓜立即想到在某知名電視購物頻道所販售之茶...,真是像極啦!
再來,茶梗的橫剖面並不像高山茶的圓,或低海拔茶的扁,而是介於之間(約中等海拔),兼之乾茶梗雄厚,是3~5年內的“新叢”之特徵,...老麻瓜因不知在這艱困時期,台灣還有誰仍願重栽新叢,故不禁讓人質疑起“海外茶”的可能性?

2.由沖泡後的茶渣來看,有三大需注意的地方如下:
a.每片葉子間的間距過長,...也就是說...,表象是讓我們知道這泡茶的嫩芽生長速度極快,致每葉間距中的茶梗較長(曾種過植物的好友們,應能立即體會老麻瓜所言的這種情形),含意是...,如昨日老麻瓜所推斷“茶樹供水充足,兼之氣候溫熱之地”所產之茶的特色,講白點兒,高山茶根本沒有這種生長環境!
b.觀“圖4”已泡開的茶渣圖片之最左方第4葉片,雖未見全展,但已可見一部份“紅銹”斑,這是揉捻機或浪菁機過頭壓傷葉片所致,一般而言,若這情況不多的話,是應該的,惟若比例不少,則可進一步印證文章開頭的判斷。
同一個茶渣之第2葉,瞧中間也有一些壓傷的“紅銹”斑,但最重要的是“葉沿紅邊”!
乖乖...,老麻瓜專程要將秋季高峰岩茶搞成紅水烏龍的“牽紅邊”,在山上天氣最熱的時節仍無法如願(雖拖至製成紅水,但葉片卻仍是不動如山,不紅邊就是不紅邊),怎地這泡一般製程的茶會無故“牽紅邊”呢?
推論起來,就是一來非高山採得之茶菁,二來製茶環境酷熱所致,兩者都不是高山茶應有的環境所形成。
c.由茶乾或茶渣的顏色、質感來看,採摘的時間過慢了些,也就是說這泡茶“太晚採收了”!(所以也會造成茶湯滋味淡泊的情形)
會造成太遲採收的情形,應有下列三種可能:
叫不到採收工:
因太多茶農同時要採茶,故等找齊採茶人時,已過了最佳採收時機。
採茶前遇到下雨:
為了等雨停,故拖了些時日(低海拔茶只要慢上兩天就會老菜啦!),致茶菁過老。
茶樹種植過多,故製茶期忙不過來,所以茶菁過老:
這種情形在台灣極為少見,因台灣的茶農植茶面積極少有超過5甲地以上者,...反之,去越南種茶的台灣人,卻極少有人植茶面積低於100甲以下的!

對了,茶渣看起來其薄如紙,似是同一顆茶樹分芽過多,及氣候炎熱所形成的特色,最後謹此說明。
回覆9: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419 0927-16:47
沒想到幾張照片學問這麼大
許多細節小弟從沒注意過
也鮮少有機會聽專家分析葉底特質
果然要學的東西還很多
您的意思我了解
這茶可能就留下來當作比對的教材了

另外余先生提到過晚採收的問題
不知採收早晚表現在茶乾與茶渣上的質感有何差異
願能提供些方向來比對
回覆10: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0513 0927-17:02
感謝余董的指導.受教了 ! 感恩 ! !
回覆11: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0927-18:42
呵!呵!...老麻瓜只是就所知隨意聊聊而已...,513兄過謙了。

一般來說,高山茶較少見“過晚採茶”的情形,蓋一來“出茶量寡”,只要有一兩個晴天就可採收製作完畢,二來高山茶的採收時間與中低海拔需大量採茶工的採收時間是錯開的,所以採茶工的調度會較佳些,三來...,因高山茶的茶芽成長時間蠻長的,就算您慢個3~5天採收,也不見得會變成“老菜(刮菜)”。
籠統的說...,過早採收的茶乾顆粒會較細小,泡開後的茶渣既嫩又小即是...,以同一高山茶區的茶來談(同一標準),茶湯甘、韻皆佳,惟香氣不足,若用大紅袍系逼一下熱,恐會有熟湯及澀味的出現。
註:過嫩採收的茶極為罕見,蓋生產量會降低,且品質又不見得好,故過嫩採收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這種傻事鮮少人肯幹吧?
反之,若過晚採收,就是如419老弟所見之茶矣...。
回覆12: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0513 0929-16:38
其實要判斷好茶或壞茶並不困難 ! ?

但要從好茶中再分出高下.好在那.好到什麼程度 .......
那才是真正困難與盲點.在選購時的價差也才嚇人 ......

單一探究.多試多比.多用心.或許可行

而不同茶類間的多方了解
有時會像旁觀者一樣.少了迷失.多份了解 ! ! !
回覆13: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無名(非會員) 1014-12:45
路經貴寶號,巧見此帖受益甚多

想請教真高山茶特徵「圓梗」是否可為所有高山茶通用之?<br />
圓形的茶梗在走水優良下是否可能轉凹陷?
回覆14: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1014-16:07
呵!呵!...思考問題的角度,老麻瓜總習於依客觀的寬廣條件來鑑定...。
譬如無名兄所題:圓梗是否能通用地斷定為高山茶?
很遺憾地,...老麻瓜要說“毛茶茶梗的圓或扁”僅可作為參考的要項之一而已,並非是絕對性的!
也就是...,普遍上來講,高山茶因供水較易不足,兼之年均溫較低,故茶梗的纖維質“較硬”,故於消水後仍會有一定程度的“圓”,至於哪種程度叫“圓”,或哪種程度才能稱之“扁”,則因經緯度及海拔,或供水或季節等等不特定的因素太多,在慎重與負責任的考量下,答案就變得十分模糊。
故應該用“較多輔助證據”來判斷,始能較為客觀,切勿太單純的僅依“圓梗”與否來斷定高山茶才好!
老麻瓜這種判斷方式,應屬92先生最熟悉了...
昔年,老麻瓜總慣於拿出老壺,依該壺的落款、形體的風格、泥料的特色,壺之內外潤飾或成型的手法等等,來推斷出該壺的“約略年代”。
例如“該壺的落款或人名”應屬“明季”,“形體的風格”約略是清乾隆上下,“泥料”是清末較風行的泥色,“壺之內外潤飾及成型的手法”近“清道光”,則老麻瓜會將此壺歸類於“清末民初”的作品!
蓋,看起來只有泥料的年代最短(清末民初),所以也以“清末民初”仿古的可能性最高!(切切不可如常見的商家般,將看起來年代最高的“這一點”來斷代,否則即自動落其圈套矣...)

同樣地,無名兄似乎應該將該文從頭到尾詳細地吸取知識及步驟來總合判斷,切勿“截取片段”來鑑茶...,否則易入偏狹之見。

註:老麻瓜樂於依所知來與各位非會員們分享,只是為尊重未曾謀面的雙方最基本的“禮儀”起見,建議無名兄於下回來信時,最好請寫上真實的伊媚兒以示誠摯交友之意,謝謝您。
回覆15: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tony 0210-13:56
感謝余董!<br />
看過余董的說明,終於對高山茶新的體認,也終於得知,我喝的茶葉的都是「低海拔高山茶」,真是茅塞頓開。再次感謝余董對茶藝的不吝賜教。
回覆16: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san 0223-14:52
這篇討論,看了好幾遍,真是受益非淺。

想請問一個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茶的"苦"主要是與什麼有關呢?與烘培?

一次用小紅跑泡一包剛開封的茶,茶湯苦的很苦,苦的除了苦外,難以入口。
于是就用豆碧泡泡看,沒有小紅袍苦,但還是苦,苦的感覺不出其他味道。
想想也許這茶需要"回水",放著幾星期後,用小紅袍再試,苦中有甘,好很多。
用嫩瑰紅,幾無苦澀,茶水又甘又純。
不知其中緣故,盼能解惑。
回覆17: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0365 0224-17:09
有時懶的烘茶
用嫩蜜瑰紅泡岩茶
苦味會留在壺裡葉面上
再續沖熱水時
先聞聞壺內會聞到苦悶味
這也是嫩蜜瑰紅
還沒被我賣掉的原因

好的岩茶稍微接觸空氣很容易泡出來變苦
但只要輕烘乾燥一下10-20分鐘
就又完全不苦了
回覆18: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0224-19:32
其實要從這樣的形容中來回答“您感受到的苦味”...,確實有難度!
有二個可能性如下:
1.先試著看茶梗的先端(採茶時的摘折的部位),若同泡茶中茶梗接近斷折處有較偏紅的現象(也就是接近斷面附近的茶梗,比其他部位茶梗的顏色較偏紅),則是採茶女“手藝欠佳”,故摘折茶葉時捏傷茶梗,致萎凋時走水不良,造成“包水”的現象,致造成苦味滯留於茶湯之中。
不過...,若因採茶造成的缺陷,則會滯留不退,很難因泥料之不同,或回水而不苦。

2.這泡茶若有焙過火,拉出時因降溫略快而致茶湯“綁住”(室外溫度太低,如冬天),經回水或一段時間後苦味就會漸漸淡泊。
若因此而有苦味的鑑別法是:苦中帶有濃厚的燥氣,喝完後喉頭感覺乾燥。

依老麻瓜推斷,第二項之可能性會較大!

註:san您可再用小紅袍回頭試泡看此茶回水後的茶湯即知。
回覆19: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san 0303-15:48

謝謝,余大大解惑。

小紅袍,真的很適合來「驗茶」,好壞一試便知。
嫩瑰紅,人人都稱贊,但還是忍不住想再稱贊,茶好,泥漂亮。
回覆20: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0905 0307-19:39
請教老痲瓜:高峰岩茶要長時間保存的話要注意那些問題?謝謝。
回覆21: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0308-14:03
若是毛茶(未焙火)的話,因茶性較活潑,請儘量不要長年久置,醒茶後宜趁鮮喝完較佳。
若“高峰岩茶”是真壺焙火過的,則未開封置於陰涼處,可長久儲之...。
回覆22: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502 1027-22:33
想要再勞煩余老師幫忙看一下這個茶
從葉底與茶乾 可以看出什麼端倪嗎
回覆23: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502 1027-22:34

想要再勞煩余老師幫忙看一下這個茶從葉底與茶乾 可以看出什麼端倪嗎
回覆24: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502 1027-22:39

這是茶乾的照片...
若老師及各位會員前輩們 有看不清楚的地方
小弟再上照片
請大家多多指教 謝謝
回覆25: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1028-13:40
看到這泡開的茶渣,採茶女與製茶師傅都該打屁股...。
(註:茶乾的照片,因502老弟顧及燈光氣氛,所以恕老麻瓜老眼昏花,瞧不出啥名堂,不過...,單瞧茶渣就所離不遠矣)

1.茶梗切口處會發紅,是採茶時過於粗心及急躁馬虎所致,易使茶葉於製作時因“包水”,而帶苦水。
2.茶梗切口“處處開花”(咦?這泡茶的茶梗切口處,怎像極了前陣子最流行的政治語言?),這是揉捻及浪菁過度或動作過於粗魯所引起的。
3.看到的所有葉子,“十之八九”都鑲上了奇形怪狀的紅斑...,這就是日光萎凋及室內萎凋時,茶葉堆積過厚,及動作粗魯,致葉片折疊“重傷”的現象。(任何的好茶,也多少會有一二葉子鑲有紅斑,但比例過高則不行)

註:依老麻瓜分析,這班子製茶人若不是搶錢一族,就是新手上路...(管他做幾年,只要茶做不好,老麻瓜就逕稱之為新手上路),要不然就是茶葉一下子採收太多,趕工趕時,情急之下馬虎將就之作。
回覆26: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鼠叔 1028-14:08
大大:
記得您以前有說過,葉緣上有鑲上紅邊是代表好茶…(不知有沒有記錯?)
但上面這些茶葉也是有紅斑…卻又是手工粗糙所致!
該如何分辨呢?
回覆27: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502 1028-17:46
謝謝老師精采的講解 萬分感謝
改日有茶再來給老師鑑定一下 
另外鼠哥: 老師講的是紅斑 和漂亮的紅葉邊應該是不太一樣的東西
回覆28: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鼠叔 1028-22:01
喔…因為沒看過「紅邊」,只有看到502大大分享的「紅斑」…
所以才會分不清楚…現在嘛…說真的,還是不大清楚!
還有一個問題…
茶葉在揉捻的過程中太大力會使茶梗切口處「開花」,
可是我想不通,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影響,又不是刻意去剝,
怎會使切口處的樹皮「開花」呢?
回覆29: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1030-13:35
呵!呵!...“鑲紅邊”,是早期凍頂烏龍茶最傳統的製法,拉長日光萎凋,與室內發酵的時間,以取得葉沿鋸齒週邊略微過度萎凋的現象,即紅水烏龍。(現象是...,葉底(茶渣)中,只能在葉片的鋸齒週邊規則性的發紅)

“紅斑”的發生情形,老麻瓜在上頭已詳解,故不再贅述之...,請鼠叔先生參照502老弟樓上的回信23之圖片,葉片的紅色部位並不特定在葉沿,甚至幾近紅滿整片茶葉的現象,這就是“紅斑”。

“葉梗末端開花”乃因那兒是葉梗的切口(斷口)處,過度浪菁、揉捻,當然會從切口處先行產生破壞的現象,所謂觀微知著...,從此處就可知曉製茶師傅的功夫及製茶態度矣...。

註:鼠叔先生若仍不甚明瞭,不妨以採茶的手法,採下一心兩葉灌木之嫩樹葉及芽,隨意揉搓即知經水份流失散發後,斷口處梗皮就會有鬆裂的現象,若再經乾燥成乾的話,它就毫不客氣的開花啦!
回覆30: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鼠叔 1030-22:40
哈!此等細微之處…若無人點撥,恐怕泡了一輩子的茶也不會去留意!
小的我真是受教了!真是甘恩啦!!
回覆31: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1031-12:34
呵!呵!...其實這類子事兒,說穿了也不值三分錢,乃江湖一點訣而已。
只不過許多製賣茶者,因恐客人過於內行,日後恐難再賺其coco,故最後遂成為極少數眼尖細心觀察的業者,深藏內心的機密矣...。

嘿!嘿!...老麻瓜因種茶賣茶僅當是研究事項之一(無關生計?),知無不言倒是無所謂,小小心得若能讓大家品茶生活因此有些助益,則幸甚矣...。
回覆32: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502 1031-14:16

老師對不起 剛上班就又有作業了...
這一泡茶 既看不紅斑 鑲紅葉邊兒的狀況也極少
茶枝也沒有開花 茶湯入口水還滿香的也有回甘
但是同上面那砲有紅班的茶相比 其實也都不會苦
我是用灑金壺滴翠海文革紫杯
業者說是今年的冬茶.....老師您說呢
回覆33: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502 1031-14:16

葉底的照片....
回覆34: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502 1031-14:18

昨天泡茶時 置茶量約為壺容量的1/5多一點點...
回覆35: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419 1031-15:00
看了這泡茶的圖片
直覺是很可惜
製茶者沒有用心將茶的"骨"作出來
一味往高山茶的方向作
反而失去了特色

亂猜一通.請見諒喔
回覆36: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1031-16:49
苦為甘之本...,若將茶作成紅斑點點兼之葉梗發紅,茶湯都不苦的話,這茶的“苦甘”成份必定甚低,故就算製程一團亂,因缺乏滋味之故,也就無苦水可吐矣...。

呵!呵!...老麻瓜突然覺得自個兒像極了命相師矣...。
蓋,502老弟僅“秀”出圖片,就要老麻瓜看是否真的是“冬茶”?
嘿!嘿!...沒喝沒品的...,連摸也摸不著,可折煞人也!

只好試著用邏輯推算一番囉!

1.這幾天生產出的今年冬茶,必屬超高山之茶(山愈高並不代表茶一定就愈好,仍只能保證地利之佳而已,大伙切記之...),今年因雨水不足,故許多超高海拔地區之茶,皆有“刮菜”之相(如梨山等地),也就是說茶葉的表情(文面)欠佳,不會太翠綠整齊。

2.觀502老弟的茶渣圖片,似乎每葉的間距頗長,為成長快速水份充潤之相,非今年冬茶該有之本尊,...也就是說,若說它是今年冬茶的話,可能性不會太高就是。

3.另有一種可能,就是某些這陣子生產之低海拔地區的茶,會“趁時機”將這些低海拔地區算是秋茶的茶葉(以下另註)冒充為高海拔的冬茶來出售,以博取其間的差額利潤。
註:高山茶因一年僅產三或四水(即一年僅能採收三或四次之意),而中、低海拔之茶,因一年可採五至八次,所以雖然高山茶現在採收的叫做“冬茶”,但是中、低海拔現在採收之茶,卻只能稱之為“秋茶”。
回覆37: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502 1031-17:19
再次謝謝余老師的詳盡解說
葉與葉之間較大的距離是由於
陽光水分充足生長快速所致,這在上面的討論已有提到
所以在看這兩泡茶的時候都有列入觀察的重點之中
其實這兩泡茶都是親戚拿來的 較上面的茶樣是"春"茶
上面的則是前幾天才拿來的"冬"茶 而且價錢也十分高
(超過三千好多元一斤)因為實在是懷疑他的身分及身價所以
才如此麻煩老師幫忙鑑定一下 會如此懷疑是因為不少次以
低不少的價錢喝到差不多的茶湯 ...(價差與口味不合乎比例)
此帖真是讓我受益良多 再次謝謝老師的講解以及各位會員提
出的問題 讓大家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共同成長
太感謝你了-真壺-
回覆38: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鼠叔 0224-16:34
借一下泡茶的話題~
今個兒同事拿了一泡茶來,茶湯是不錯啦,但有個疑問…
就是在茶湯入口後,香氣、喉韻、回甘走完之後,在最後收尾,
竟察覺到些微的苦(這苦應該沒有0365和san所說的那麼苦),請教各位茶友,
這些微的「苦」是打那來?
是浸泡太久嗎?
還是茶葉本身就有?
還是茶壺逼熱過頭?
還是製茶過程出問題?
備註:茶為今年冬茶,海拔1400公尺、發酵約15%之高山茶。
回覆39: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鼠叔 0224-16:58
再仔細地複習一下之前大家的討論
1、苦味若是採收造成,不會因泥料或回水而改善!
2、苦味若是焙培過程出問題則可透過回水而改善!
結論:
1、那我是不是可以先用綠色系泥料(墨荷或滴翠)來提昇甘甜度、壓制苦味跑出來的可能!
2、若綠色泥料修不掉苦味…那種泥料較可以幫得上忙?
3、如果用泥料都修不掉…那就等它回水一週後再試,對嗎?
回覆40: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鼠叔 0226-08:14
實驗報告:
用滴翠降低了茶湯的暴躁(用降低一詞是因為我覺得這泡茶火氣仍然很重),提昇了些入口的滑順度,尾端那一點苦也抹去了。如此說來…是培茶時造成的!?
回覆41: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真壺濰廷 0226-10:59
一些建議供鼠叔兄參考:

若感覺茶的火氣、燥氣較重時,可選擇紫砂系、或逼熱性相對較低之朱泥系泥料(如羊脂白、大皇袍、翠裡紅等)

另外推薦"繁星朱砂",可修飾許多火味、雜味或茶葉放置過久氧化之鐵味,有不錯的效果!

鼠叔兄不妨試試~

回覆42: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0226-15:29
呵!呵!...就老麻瓜烘焙茶葉數十載的經驗來談,若是烘焙時造成的茶湯燥苦味,將茶乾直接近鼻細聞,即能嗅得“燥氣中有苦味。

若是未曾烘焙的生茶,茶乾細聞時即有苦味,即是茶葉本質不佳或“歹水仔”本質的苦味。(如中低海拔茶或中低海拔夏茶之苦)

反之...,若是製茶時所含帶的“苦”,則較難以用鼻子從茶乾中嗅得“苦味”,您不妨試試...。

註:繁星朱砂、羊脂白泥等...,加上減少置茶量,確是苦味的終結者!
回覆43: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鼠叔 0226-17:27
余董,如果中低海拔茶或中低海拔夏茶之苦在未烘焙時即能聞出,那經過烘焙後能掩飾那本身之苦味嗎?因為我聞過它的茶乾,沒有味道(既沒苦味、但也沒香味、也沒炭培火味),是泡了才有!
回覆44:也是高山茶的問題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0227-13:30
呵!呵!...製成的茶葉無論是何種原因所形成的苦味,理論上都能經烘焙而轉化為甘甜!

老麻瓜為何會說“理論上”呢?

蓋...,欲用烘焙的方式將茶中苦味轉化成甘甜(劣勢轉為優勢),一來烘焙者必須有豐富的焙茶經驗與天資,二來有可能必須將生茶原有的清香之氣,變幻成熟果香的火路茶!

老麻瓜舉二個例子說明概念:

1.當您到港式飲茶樓用餐時指定烏龍茶或鐵觀音等等之茶,可曾喝過苦味?
相信絕大多數有此經驗的人,答案都是否定的...。
老麻瓜想表達的意思是...,如此低價劣質之茶,為何沒有苦味?
答案為...僅靠烘焙將苦味轉化掉而已!

2.為何市面上的許多低價茶,也沒苦味!

答案也是靠烘焙將苦味轉化掉而已!

徵結是烘茶技術的掌握。
© 2024 古農真壺有限公司 / Design By Virtual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