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Q&A
本單元為自由討論區,文責及取用圖片之來源概由文者自負,圖文內容並不代表真壺立場。
為免觸犯法令,如張貼它站、他人或不當圖文,或有廣告之嫌時,真壺擁有刪除之權利。
如何持壺?如何開闔蓋?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0710-15:28

Part1-持壺:依照壺體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持壺方法,覺得壺很難拿?嘗試不同的方法吧!想要一招走天下可能會錯失很多美壺名作喔!

嘿!嘿!今天要談這...,似乎是入門的第一課,卻也是數十年來老麻瓜歷壺無數後,發現或許會是許多愛壺人的小小盲點,就因沒掌握到力學原理與訣竅,所以只能眼望許多搔首弄姿、迷死人不償命的美壺,而徒呼負負!

當然的,名家壺就是品種多,工藝師嘛,肯定設計五花八門、高潮迭起,為了追求美學的完整,工藝師們肯定會比較偏向於「感性之美」,而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有可能多少會捨棄一些「理性的堅持」!

呵!呵!用白話來講,就是為了造型之美,工藝師很有可能義無反顧的捨棄四平八穩的實用造型,來創造出雋永的精品級美感!

問題是出在...,許多如此情境下產生的絕代美壺,卻可能為了您未能掌握到「持壺與開闔蓋」的精髓,而錯失收藏良機,甚或您在收藏之後,可能因為覺得不好持放,而捨棄了泡養的福氣!

咳!咳!...正因為此,老麻瓜茲特此建議「壺該怎麼拿」,「蓋該怎麼開闔」!

1.一般稍大的壺(中壺),因為沖茶入壺後,整體重量會提升,所以建議先用食指穿入壺把內的空間,如果食指並不會碰觸到身筒時,表示這個空間足夠,您就可使用「勾提法」。

方法是:如(附圖1)般,用食指勾進壺把內的「壺把最頂點」,中指頂住壺把的最外側,以穩定壺身免於搖晃,拇指輕按壺蓋,即可提之泡茶,多練幾次就習慣了,請記住訣竅,食指一定要勾在『壺把的最頂點』,才會省力及穩定。

2.較小的壺,因為沖茶入壺後,仍然輕盈苗條,無啥重量,所以請您先試著用食指穿進去壺把內的空間,如果穿不進,或是穿進去了卻礙手礙腳的,或食指會碰觸到壺身筒時,即代表您這把壺較適合使用小壺常用的「夾提法」。

方法是:如(附圖2)般,用拇指與中指捏住「壺把的最頂點」,無名指頂住壺把的最外側,以穩定壺身免於搖晃,食指輕按壺蓋,即可提之泡茶,多練幾次就習慣了,請記住訣竅,拇指及中指一定要捏在『壺把的最頂點』,才會省力及穩定。

3.提樑壺的提拿,也常是許多愛壺人的罩門!
一般常見的提拿錯誤,都是出在將拇指按住壺鈕,其他四指勾住壺把的最上端,用起來說怎麼彆扭,就是怎麼彆扭!

正確的提壺方式(如附圖3),將食指及中指勾住提樑壺把的最外側中段,稍接近身筒處(只要無名指不會碰觸到身筒部位,不會被身筒的熱度燙到即可),無名指與小指負責穩定壺身使之不致搖晃,拇指按住壺蓋,即可順暢瀟灑的提之沖出一泡泡好茶矣!

註:軟耳提樑亦同,例如許仲老師的「蛋包提樑壺」、「壽星壺」、「牛蓋洋筒壺」等等銅把軟耳提樑壺,皆適用以上一般提樑壺的持壺法。

4.至於遇上氣勢澎湃的大壺,則依照壺把內側的空間,可穿入食指、中指、無名指,甚至遇上巨壺時,連小指都可一併穿入壺把同時勾住壺把,拇指扣住壺把,一手持壺,一手壓蓋,即可進行倒出茶湯的動作,訣竅是食指一定要頂在壺把內側的最上端(如附圖4),這樣持拿最省力,亦容易取得平衡不搖晃,安定性及力學原理最佳。
回覆1:如何持壺?如何開闔蓋?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0710-15:31

Part2-壺蓋開闔:您是否曾覺得壺鈕太小、太扁的壺滑手又燙手,很難拿呢?試著使用方法B吧!

至於壺蓋的開闔手法大致有二:

A.壺的造型為「卡蓋」時,您必須要用拇指、食指及中指小心開啟壺蓋及闔蓋(如附圖A),常見玩家只用二指(拇指及食指)來捏壺鈕開蓋,不是不行,而是欠缺穩定性,稍一不慎可能就會滑蓋,所以建議用前述的三指來捏拿壺鈕開蓋,會穩定些,習慣就好!

B.壺的造型是「壓蓋」,或是壺鈕太扁太低,很難穩定拿取壺蓋時,則這一招會是您的救贖!

( 如附圖B)韓洪波手製‧ 高虛扁壺j,壺鈕較扁,又是壓蓋,最典型的示範,所以老麻瓜挑選此壺來作為最佳model!

遇到類似這種低扁壺鈕,即可使用拇指、食指、中指,甚至無名指也一併用上(無名指不用亦可),三指或四指一起捏住蓋沿,感覺穩定後即可提起壺蓋,方便得很,又很安全,待您用習慣了,只要看到「壓蓋」壺,就會忍不住一直技癢,來個沒完沒了,例如老麻瓜即屬此中癮君子也!

當然,曾遇過許多人下意識認為:壺蓋周圍不是更燙嗎?其實您只要試一次就能理解,壺蓋周圍其實真的不會很燙喔!(壺鈕燙多了)

嘿!嘿!...老麻瓜常云:真壺海內外會員千餘位,個個身懷絕技、處處臥虎藏龍,所以老麻瓜雖一時心血來潮,野人獻曝一番,謹希祈高人逸士會員如您,若有絕世高招,亦能不吝賜教持壺及開闔蓋之絕技,以饗眾多愛壺人求知如渴之心,幸甚!

註:如果您養壺時發現「壺蓋」的潤澤度,總是趕不上身筒的快速時(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那代表您有可能在每泡茶沖熱水入壺並闔蓋後,未在壺鈕上方再澆個一圈熱水,以提升壺蓋的溫度,使之與身筒不致溫差太大,如果壺蓋泡茶時不澆熱水,長久下來,身筒次次都是熱水滿溢,而壺蓋總是冷了一截,日子久了壺蓋跟不上也是十分合理,故請...,切記!切記!

特別照料壺蓋,老麻瓜也有一個小小訣竅:當您置茶乾入壺,開水沖入進行「溫潤泡」時(也就是第一次洗茶葉要倒掉的那一泡),開水一沖入壺至滿,壺口會有泡沫,此時壺蓋翻轉,壺鈕及蓋面朝下壓一下泡沫及熱茶湯,再迅速翻轉壺蓋,讓壺鈕朝上、闔蓋,才將溫潤泡倒出;此一動作為彌補壺身筒次次都會因為有倒滿熱水、闔蓋的動作,就會有茶湯溢出熱淋壺身,而壺蓋卻很少有機會享用茶湯的缺憾,按此方法泡茶,老麻瓜相信今後您的壺蓋與身筒的潤澤度,就會同時並進矣!
回覆2:如何持壺?如何開闔蓋?
發言人:jack 0710-18:26
拿提樑壺這招好,解開了我長久以來的問題,小弟就是每次都拿提樑的最上面,所以都是兩手並用,七手八腳感覺很難用,剛才試了一下余先生的訣竅,順手多了,感激不盡!
回覆3:如何持壺?如何開闔蓋?
發言人:1184 0710-19:16
圖四那把竹簡莫非是巨大版的?不然怎麼壺把四根手指進得去@@?
不過那把竹簡有夠漂亮,太動人了
回覆4:如何持壺?如何開闔蓋?
發言人:isco 0710-19:31
那一把是公升級的茶壺
回覆5:如何持壺?如何開闔蓋?
發言人:新新會員 0711-14:17
受益良多,感恩余大大。

這把很大的竹簡壺在真壺網站找不到,能否告知容量及介紹一下?
回覆6:如何持壺?如何開闔蓋?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0712-11:53

上圖為竹簡巨壺與一般版砌玉.嫩石黃心版本的大小對比。下圖為竹簡巨壺壺底鐫刻「2013年古農真壺紫砂名家蒞台精品特展紀念」。

這件周偉君老師採用已絕版,迷死人不償命的「古農真壺稀世名泥~沁碧」打造的「竹簡巨壺」,昨天老麻瓜特地細心量了一下,為1260cc。

壺底鐫刻一圈:『2013年古農真壺紫砂名家蒞台精品特展紀念』~如圖。

咳!咳!時光似箭、歲月如梭...,老麻瓜邀請旗下作家一道過來真壺山莊,辦個與真壺會員們的見面會,作家與會員們的笑聲猶在耳邊迴盪...,宛如昨日般的情景,竟已匆匆過了7年?真是歲月催人老呀!

原本在真壺山莊為了舉辦真壺作家群與真壺會員們的見面會,而打造的那批爭奇鬥豔的近20把巨壺,當場已被某位老董一件不留,一口氣全部收藏所有參展的各作家巨壺,其他會展時並未曝光的巨壺,則作為2013年之後,真壺山莊的「鎮館之寶」,也作為日後老麻瓜心血來潮時,送「國際拍賣」的壓箱寶!

昨天已有好奇的會員line詢問該壺的價格...,基本上就是按照容量來計價,假設一把壺200cc價格是40000元,則同品種、同泥料、同作家打造2000cc的巨壺,則該巨壺就是40000元x10=400000元。

基本上這是巨壺的生產計價方式,也是最常見的宜興作家計價方式,就好像畫家們以「才數」來計價是一樣的。

造壺一分大一分險,巨壺易開裂、難燒成,所以作家一般都不願打造過大,或過小的壺,例如『許仲手製.全手工極小品掇只壺~請參考真壺大觀園「許仲」欄』則因過小而難以製作,昔年許仲老師一時技癢,將泥頭捶打後,發現僅得一小團泥,試著將那一團泥頭泥直接造成一把壺,壺口小到只能用小指尖勉強深入壺內打身筒,打身筒時又因胚體太小、太輕而一直移動,真是難搞極了,待燒成後,許仲老師很得意的拿給老麻瓜,掠下一句:這壺千萬不能讓訂,我不做了,太難搞!
呵!呵!既難搞,又賣不了錢,難怪作家們興趣缺缺...。老麻瓜想表達的是,巨壺跟小品壺,都是名家的最懼!

就因是名家的最懼,當然老麻瓜的「鎮館之寶」就是它了,嘿!嘿!

老麻瓜順便一提,隨便聊聊以增知識:宜興作家如果做「套壺組」大部份的計價方式,四杯一壺的「五頭茶具」,價格就是那件壺再加50%,也就是例如本來一件壺的價格是40000元,則「五頭茶具」就是60000元。
如果是四杯、及四杯墊、和一壺,的「九頭茶具」,則是該壺再加一倍的價格,也就是例如本來一件壺的價格是40000元,則「九頭茶具」就是80000元,依此類推...。
© 2024 古農真壺有限公司 / Design By Virtual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