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別館
本單元為會員自由討論區,文責及取用圖片之來源概由文者自負,圖文內容並不代表真壺立場。
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古農真壺 2010/01/05-20:27:54

圓之月茶碗r~【二代牙山礫金朱砂】的泡養前後對照圖

圖左的圓之月茶碗r~【二代牙山礫金朱砂】為拿來品茗喝茶使用幾天後...;圖右則為未使用前,兩相對照之下,已可看出明顯的養成前後落差,使用過的茶碗,已顯更加清亮溫潤與色感豐富,茶湯更是再上一層樓,泥料特色盡現也!

回覆1: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古農真壺 2010/01/05-20:28:39

圓之月茶碗a~【早雪滴翠】的泡養前後對照圖

圖左的圓之月茶碗a~【早雪滴翠】為拿來品茗喝茶使用幾天後...;圖右則為未使用前,兩相對照之下,已可看出明顯的養成前後落差,使用過的茶碗,已顯更加清亮溫潤與色感豐富,茶湯更是再上一層樓,泥料特色盡現也!

回覆2: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古農真壺 2010/01/05-20:29:17

圓之月茶碗h~【黃袍子】的泡養前後對照圖

圖左的圓之月茶碗h~【黃袍子】為拿來品茗喝茶使用幾天後...;圖右則為未使用前,兩相對照之下,已可看出明顯的養成前後落差,使用過的茶碗,已顯更加清亮溫潤與色感豐富,茶湯更是再上一層樓,泥料特色盡現也!

回覆3: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古農真壺 2010/01/05-20:29:56

圓之月茶碗x~【灑金大紅袍】的泡養前後對照圖

圖左的圓之月茶碗x~【灑金大紅袍】為拿來品茗喝茶使用幾天後...;圖右則為未使用前,兩相對照之下,已可看出明顯的養成前後落差,使用過的茶碗,已顯更加清亮溫潤與色感豐富,茶湯更是再上一層樓,泥料特色盡現也!

回覆4: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古農真壺 2010/01/05-20:30:35

圓之月茶碗f~【飛來石】的泡養前後對照圖(歡迎進入“真壺大觀園”的“開壺換檔篇”欄目觀閱)

圖左的圓之月茶碗f~【飛來石】為拿來品茗喝茶使用幾天後...;圖右則為未使用前,兩相對照之下,已可看出明顯的養成前後落差,使用過的茶碗,已顯更加清亮溫潤與色感豐富,茶湯更是再上一層樓,泥料特色盡現也!

回覆5: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vivian 2010/05/26-18:14:46

古農真壺《圓之月茶碗》~黃袍子

品茗之後、添了些茶色的黃袍子圓之月茶碗,顯得十分有歷史味兒

回覆6: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vivian 2010/07/27-18:43:46

古農真壺《圓之月茶碗》~嫩蜜瑰紅

略為包漿後的小蜜...果然不負泥后之名!《日光燈下拍攝》

回覆7: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vivian 2010/09/03-17:41:48

古農真壺《圓之月茶碗》~嫩石黃心

嫩石黃心的圓之月茶碗也略略包漿了...如漂洋兄所形容“真是不一樣的紅”!

回覆8: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vivian 2010/09/03-17:43:00

古農真壺《圓之月茶碗》~嫩石黃心

視覺上比小蜜“綿密”,觸感較為細嫩!

回覆9: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vivian 2010/09/27-19:41:51


古農真壺《圓之月茶碗》~灑金蜜瑰紅

灑金蜜瑰紅茶碗,窯溫燒得真好!還未使用(僅試飲過)的新品,泥色便已水水嫩嫩...紅得發紫~..嗯!養成後會再來一張分享的:〉

回覆10: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vivian 2011/01/22-19:51:47

古農真壺稀世名泥系列•圓之月茶碗sm ~灑金蜜瑰紅

灑蜜..紅了啊!

回覆11: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古農真壺 2011/03/23-15:34:32

圓之月茶碗pt~【葡萄紫】的泡養前後對照圖

圖左的圓之月茶碗pt~【葡萄紫】,為拿來品茗喝茶使用約20天後...,圖右則為未使用前,兩相對照之下,已可看出明顯的養成前後之莫大落差...。

您可看到使用過的茶碗,已顯更加溫潤剔透,除了紫光色感更加豐富之外(註:典型的純朱泥系泥料風格,愈泡愈顯紅潤),更使胎表的朱泥收縮皺紋益加明顯,茶湯更是再上一層樓,泥料特色盡現也!

回覆12: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古農真壺 2011/03/23-15:41:15

圓之月茶碗sm~【灑金蜜瑰紅】的泡養前後對照圖

圖左的圓之月茶碗sm~【灑金蜜瑰紅】,為拿來品茗喝茶使用約20天後...,圖右則為未使用前,兩相對照之下,已可看出明顯的養成前後之莫大落差...。

您可看到使用過的茶碗,已顯更加溫潤剔透,除了色感更加豐富之外(註:典型的純朱泥系泥料風格,愈泡愈顯紅潤),更使胎表的朱泥收縮皺紋益加明顯,茶湯之佳亦更加驚人...,可謂【灑金蜜瑰紅】特色之美盡現矣!

回覆13: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0429 2011/03/24-21:38:09

灑蜜令我語無論次,失禮!

回覆14: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vivian 2011/05/12-19:01:29

古農真壺稀世名泥系列•圓之月茶碗mg~蜜桂花

《午後戶外自然光下拍攝》

這件蜜桂花圓之月茶碗,品茗約30回,..泥色較未使用前偏棗紅一點~表面像鋪上一層麥芽糖似的通透...

回覆15: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vivian 2011/08/05-16:39:52

古農真壺稀世名泥系列•圓之月茶碗i
《午後窗邊自然光下拍攝》


我知道之前好多朋友們想看窯白芝麻砂養成後的變化,但我想..現在您們手裡的窯白芝麻砂都比我們養的漂亮多了吧:〉

因為山莊裡的茶碗僅品飲高峰岩茶,因此養成的泥色普遍不至於太深,據有些喝普洱茶的朋友分享,窯白芝麻砂是可以變化成很美的深木質色的~

圖片是品飲約30次以內的窯白芝麻砂圓之月茶碗,泥色還沒有很深沉,但還是已暈出漂亮的茶色..,壺底鐫刻的字體也吃了茶色進去。形成一種因為“人”與物件本身的互動,而產生的獨特氛圍.....

回覆16: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vivian 2011/08/05-16:48:35

古農真壺稀世名泥系列•圓之月茶碗i
《午後窗邊自然光下拍攝》


這張相片,更能感受泥色的變化了吧!
(二件分別是使用前、使用後的窯白芝麻砂圓之月茶碗)

品飲後的窯白芝麻砂,明顯泥色暈出漂亮的烏龍茶色,“黑芝麻”、“白芝麻”的顆粒也更加突顯了!

回覆17: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0375~小鄭 2011/08/05-19:52:42

雖然不是圓之月茶碗,不過也來插花一下

古農真壺稀世名泥茶碗,個人最喜歡的滴翠和大皇袍

回覆18: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0375~小鄭 2011/08/05-19:54:12

二代大皇袍茶碗

泡養過後的第二代大皇袍茶碗

回覆19: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0375~小鄭 2011/08/05-19:55:41

滴翠茶碗

泡養過後的滴翠茶碗

回覆20: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某位會員 2011/08/08-00:00:36


來喝茶,杯底不可養螞蟻。

回覆21: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某位會員 2011/08/08-00:05:14


難道茶水一沖,螞蟻全爬到背面啦。

回覆22: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vivian 2011/08/09-14:43:55

對比一下未使用前的《未回練》晚青蟻跡茶碗圖片。


想來樓上這位“某位會員”先生,您家茶水特別甘甜,螞蟻喝了茶水後特別邁力踏步,否則這凹洞洞特別的凹洞,美的如此不真實該如何解釋?哈哈。

話說回來,這泥料真是絕妙,回練過的晚青蟻跡朱泥,像打過飛梭雷射(?)的毛孔,凹洞洞變小而綿密,但熱水沖淋後還是隱隱散發陣陣紅光,定睛一看,原來小小凹洞內的紅點點還是隱隱若現,養一陣子之後,整件作品沁出一種特殊的紅光芒,..漂亮啊!看來螞蟻品種是不太相同,但足跡還是美的各有千秋。哈哈。

回覆23: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vivian 2012/01/31-19:32:10

古農真壺稀世名泥系列•圓之月茶碗nj ~嫩金葵黃



說真的,
還有什麼比冷天中以觸感線條極佳的茶碗品飲熱茶,更能令人感受暖意?



這只嫩金葵黃茶碗,品茗約15回,已略有包漿,肌理更顯立體....


回覆24: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vivian 2012/02/01-21:14:10

古農真壺稀世名泥系列•圓之月茶碗f~飛來石 / 冰島雁鴨絨


同場加映:

好啦!我承認上篇少了一段...,今天0375小鄭大哥幫我圓夢了!

應該是....
「還有什麼比冷天裡依偎在身畔的金吉拉貓、及冰島雁鴨絨包覆著的頂級飛來石茶湯,更能令人感受暖意?」

謝謝奧地利百年頂級羽絨品牌亞洲區代表人~375小鄭大哥,帶來給我們〝痞乓〞、認識冰島雁鴨絨,冷冷的天,將溫暖的感覺也分享給大家 : )

回覆25: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vivian 2012/04/05-19:53:59


好友的HTC,上FB欣賞泥色,還真鮮明 :)


回覆26: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真壺濰廷 2012/11/01-16:40:44

圓之月茶碗tb~【沁碧】的泡養前後對照圖

許多會員朋友蒞山莊賞壺時,每見到沁碧,總有個共同的疑問:沁碧色澤質感如此特殊,不知泡養過後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圖左為【沁碧】茶碗泡養後,可見其色澤更加飽滿、結構感愈發紮實,且一相比較,便可看出其碧綠色澤,較泡養前更加明顯,而茶湯也更加甘甜秀雅。

回覆27: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真壺濰廷 2012/11/01-17:22:03

圓之月茶碗tb~【沁碧】近拍

美美的收縮紋,在泡養過後變得更加明顯喔!

回覆28: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真壺濰廷 2012/11/01-18:04:23

圓之月茶碗tb~【沁碧】
《沁碧之野艷或略遜朱泥,然清秀則猶有過之!》


那曾是大師手底下揮灑的粉彩,如今風貌更勝過往

火頭窯溫逼出來的綠,隨著泡養的過程,漸漸沁透出動人的色澤...。

沁碧、沁碧,這名字真是太詩意、太傳神了!

回覆29: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古農真壺 2015/07/08-19:28:42

圓之月茶碗ig~六君子之一【雁過紅】的泡養前後對照圖


雁過紅無比Q稠的茶湯,一直是真壺哈燒壺友的最愛、也是初入門壺友的夢想

雁過紅茶碗是火頭窯溫,原本就透出薄薄亮光,

泡養過後更是明亮動人、泛出葡萄色光澤,相當吸睛~

回覆30: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古農真壺 2015/07/08-19:45:09

圓之月茶碗tj~六君子之一【奼紫】的泡養前後對照圖


您還記得真壺稀世名泥中,公認茶湯最為頂尖的六款名泥(六君子)嗎?

【飛來石系列】、【嫩石黃心系列】、【灑金蜜瑰紅】、【雁過紅】、【奼紫】、【老坑朱砂】

此六款名泥之茶湯,有剛猛無匹者、有柔順細膩者、有滑稠如蜜者

然若您喜歡綿密細膩的胎表質感、光滑如玉的觸感的話,那就非選擇〝奼紫〞莫屬啦!

回覆31: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古農真壺 2015/07/08-19:51:23

圓之月茶碗cc~【青雪】的泡養前後對照圖


青雪有著濃厚的沉穩老味,經泡養後變化極大,光澤更加飽滿透亮。

青雪的茶湯介於紫砂與朱泥之間,沉穩又帶些甘甜味的青雪適茶性極廣,幾乎所有種類的茶都可沖泡出不錯的效果,等您來試試。

回覆32: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1144 2015/07/11-14:22:08

真心覺得奼紫泡茶超好喝•••

回覆33: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futuris 2015/07/11-14:52:49

青雪的茶湯有一種「石感」,很特殊,超讚。

回覆34: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0972 2015/07/14-01:04:10

1144,哪把

回覆35: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1144 2015/07/14-13:31:35

小弟是以碗作壺泡的,真心非常非常喜歡,若哪天奼紫壺問世,請真壺直接幫小弟留下一支•••

回覆36: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圓之月愛好者 2017/09/07-15:14:56

扣除重複的也有70幾個了

余先生加油,再出20幾個就可湊足100個了。

補充順便回答下面1248兄的問題:

如果純粹以不同泥料來算,已發表的有76種,除此之外,五色土有另一個窯變版本,晚晴有另一個回練版本。而正確數字還是要以真壺所載為準。

再補充: 感謝真壺提醒,有正式發表的,再加上 趙庄洗手泥窯變版本,及嫩蜜瑰紅窯變版本。

回覆37: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1248 2017/09/07-18:13:59

引用 圓之月愛好者 留言:
>

>余先生加油,再出20幾個就可湊足100個了。


太壯觀了!先給前輩按個👍

前輩知道全套應有多少種呢?

回覆38: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1111 2017/09/08-02:47:41

剛剛數看看個人手上有79種

回覆39: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1144 2017/09/13-17:26:15

各位前輩茶碗種類真多!好幾款泥當時沒買,缺憾吶⋯

回覆40: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0499 2018/08/23-02:24:45

大觀園中標示的各種泥料圓之月容量各有不同,從90cc到145cc,雖說各泥料收縮比不同,但似乎也不盡然收縮比大的茶碗就較小,例如收縮比50%以上的【湛紅朱泥】是95cc,比收縮比約35%【嫩蜜瑰紅】的90%還大些,而收縮比約25%的【趙庄洗手泥】和收縮比約13%的【藏青灰泥】 都是120cc...
請問是在製作時生胚大小就有不同? 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回覆41: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0375~小鄭 2018/08/23-21:21:34

小弟手上一些大皇袍茶碗,一模一樣的泥料,同批時間製作且同時入窯,拼窯溫次數不一樣,燒出來的尺寸也不相同


其它還有些泥料拼窯溫拼過頭的

http://wp.me/p1oBFz-FR

回覆42: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2018/08/24-00:41:32

圖即為:古農真壺稀世名泥壺系列-梨形壺n【嫩蜜瑰紅】


呵!呵!...誠摯的感謝小鄭兄的貼圖與文,幫老麻瓜一個大忙!(會員們若有興趣的話,可進小鄭兄的部落格參觀他的藏品)

看到0499先生的疑惑,老麻瓜立即在【紫砂Q&A】及【真壺會員別館】裡頭搜尋了一整天...,卻一直找不著某年的某一天,老麻瓜曾經拍攝並貼上網的【古農真壺-梨形壺-嫩蜜瑰紅】超級火頭壺及正常窯溫的對照照片,圖片中立可看出同一批生產的【梨形壺】,因為入窯的次數及窯溫之略微不同,而產生差別幾十cc的收縮比;也就是說...,雖然同一人、同一個品種、同一種泥料、同時生產、同樣大小,但只要窯溫略有差別。就會產生燒成後的大小不一的現象!
(註:若有哪位會員還記得之前有關【梨形壺】這圖片及討論的去處,請不吝告知,謝謝。)

當年,宜興一地從沒聽聞過《收縮比》這說法及概念...,蓋只有一廠、二廠等公家單位練出寥寥無幾的低收縮比紫砂泥(故根本用不著,也沒必要用),所以當老麻瓜在1990年代在一廠開始練泥製壺後,因發現許多泥料的窯溫及收縮比差異極大(尤其是朱泥系),故開始將這名詞用在“宜興泥料”上頭...,並在各紫砂媒體及真壺網發表,而成為兩岸日後大家耳熟能詳的紫砂名詞之一!

老麻瓜在【泥料小典故】中,對臨界溫度及收縮比的定義:
打出一片與壺身筒一樣厚度的泥片,量切出三條泥片條(每片泥條採固定規格,長10公分,寬3公分),再於泥片上註明泥名,經陰乾後,反覆進出古陶研究所的試片窯,三片試片以極小溫差分為三個不同窯溫,逐漸提溫至其中一片燒毀為止,即可求得其中差點兒燒毀之超級火頭的試片,即知該泥料的臨界溫度,再用尺測量該泥片的長度,即得該泥的《最大收縮比》!

也就是說,如果在該臨界窯溫燒出的泥條上頭,量到7cm的長度,則該泥料的臨界收縮比則為30%,老麻瓜必須採用臨界窯溫的收縮比來測量,這收縮比也才有真實的意義;反之,若隨便用一個固定的窯溫燒出來測量,則誤差可能有幾十個%,蓋泥料真正的最大收縮時期,是在濕與乾胚之間,及接近臨界溫度之時,這二個時刻,也是成與敗的關鍵時刻,所以為何老麻瓜時常會說坊間流行用嘴皮子或鍵盤來拼窯溫,蓋,真正拼窯溫,真的非要有三力不可(眼力、財力、魄力),數十年來,老麻瓜還真想不出兩岸非真壺的作家中,有誰跟隨老麻瓜的腳步撩落去拼窯溫?

註:嘿!嘿!不用說老麻瓜的古陶研究所還收藏著多少燒毀的作品...,就算在真壺山莊,隨時也有數百上千拼窯溫燒毀後的老麻瓜私藏品在庫!

言歸正傳...,所有的圓之月茶碗製作時大小是一致的,但只要是不同泥料在陰乾後就開始大小不一...。
同一種泥料,在一次次出入窯後...,古陶研究所會逐漸挑出已燒足,成績優異可提前結業的圓之月茶碗,及已燒毀慘遭退學的圓之月茶碗,其它尚未燒足(延畢)的繼續入窯焠煉,直至全部該光榮結業的就結業...,該退學的退學為止!
所以同一批次生產的圓之月,也有可能因燒成的次數不同,而產生收縮比不一致的情形。

當真壺山莊在測量要發表圓之月茶碗的規格時,是採取該批次同泥料圓之月茶碗的大多數規格為基準,不會特意找出少數規格來發表,以免造成日後的無謂困擾。

若尚有未詳盡之處...,歡迎0499先生或其他會員們參與討論。

回覆43: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0499 2018/08/24-03:28:16

引用 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留言:
>所有的圓之月茶碗製作時大小是一致的,但只要是不同泥料在陰乾後就開始大小不一,等一次次燒成後,會先挑出已燒足的圓之月,及已燒毀提早畢業的圓之月,其它未燒足及燒毀的繼續入窯焠煉,直至全部該入選的入選,該淘汰的淘汰為止,所以同一批次生產的圓之月,也有可能因燒成的次數不同,而產生收縮比不一致的情形。
>而真壺山莊在測量發表圓之月的規格時,是採取該批次同泥料圓之月的大多數規格為基準,不會特意找出少數規格來發表,以免造成日後的無謂困擾。<


謝謝小鄭兄的分享及余董的解惑

回覆44: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0366 2018/08/25-18:54:14

小鄭兄收藏讓人嘆服,居然連黑化的大黃袍茶碗都有(進部落格看,更是精彩,還有爆氣的,……),最近在追延禧攻略,裏面的主角,通常爆氣後黑化然後換檔,想不到茶碗也是如此(笑….)

回覆45:品茗過後的圓之月茶碗...
發言人:牛人郭 2018/09/03-03:53:41

泡到變2色

© 2024 古農真壺有限公司 / Design By Virtual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