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工作室待了一整個下午,拍下的照片比預期中的少太多..
原因很簡單...因為洪波只有修經典的韓式壺嘴及壺把的倒角就耗去了一整日的工作時間
為了讓飛來石成品達到“隕石粒”的視覺效果,我們特別將飛來石的顆粒球成圓珠狀的、成品效果極佳!與一般紫泥系胎表有著大大的差異,但相對的!又是成型極困難!當洪波在修飾壺嘴時,工具刮著刮著..忽然就一個圓珠顆粒崩落!只好再填上稀泥重新一遍剛才的動作..過不久..又一個圓珠粒崩落....又來一遍..開蓋時更不用說了..顆粒一崩落就得重修..以免讓人誤以為是開蓋缺角....這也是為何光是一個小小的局部就修了一整天..十分費工!沒有十分的耐力實在是做不成呀!
有些泥料因為收縮比過大燒成後易扭曲變形、有些泥料入窯後易爆砂、有些泥料燒成後易起泡或者凹陷、有些泥料成型不易..等等等....簡直是族繁不及備載啦!!!....都各有各的困難度,不斷的需要挑戰及解決!
難怪高鳴老師這次激動到站起來用普通話對我們說:『哎!總之是一言難盡啊~~~~!!』
那一刻高鳴老師痛苦的表情...我們真後悔沒錄下來放到YouTube上供會員們分享.....讓大家也能一起感受我們對稀世名泥的用心良苦..>"<
只要一回到工作檯上,作家們的空氣都凝結了~沒人說話,我們拍照、洪波顧自的拿工具修著作品
目前展示於古農真壺山莊
相關連結:
http://tw.myblog.yahoo.com/chinapotcomtw/article?mid=593
宜興礦如此豐富或許與當時造山運動激烈有關???
我們承包的作者,幾乎作品都有被收藏進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中唷!
隨便拍個幾張給大家看..
令人振奮的是..這張圖片中曹潔--百和壺(朱翡)、高峰(子畦梨皮朱砂)、高凌雲(大皇袍)被收藏進博物館中的全是朱泥系古陶研究所的泥料!看到博物館收藏的許仲漢鐸壺..感覺也該收一把朱泥系的漢鐸壺回家了^^..還有李杏仙的葡萄松鼠......
高鳴老師光是修壺把就耗費了一下午的時間...看滿桌的工具(通常工藝師每換一個作品的品種,工具也都得全部手工製作更新過..)及對照著壺身比例慢慢修下來的壺把密密細細碎片,就知道作品要細緻就得費工費時
看到了滿桌青綠礦物粉末的桌子,就知道是正在跟二代墨荷纏鬥的吳江健工作檯,江健的木榙子上還有自己畫的黑色星星圖案,果然是新一代設計師潮男呀!江健說墨荷是個很酷的泥料,原本是淡淡的礦物青綠色(圖片中的稀泥用盒子蓋著,稀泥沒在用時一定要用盒子蓋住保溼),燒成後卻變成裡面有紅色顆粒感的荷葉綠..超美!可惜良品率.→將將將.....→.請看圖片....毀掉的也不少呀!於是我們看到剛出窯的二代墨荷成品,超興奮的跟江健合照!沒想到卻意外的變成坊間濫用的“作者持壺照”LOOK...哈哈!!
剛燒出來的作品就已經在手中Bling-Bling閃閃發亮了!可是江健還是覺得需要再入窯燒一次...以達余先生要求的標準.,果然我們古農真壺團隊全都不是蓋的!簡直是慣性拼命的特種部隊了!
正在修潤壺嘴線條與過渡
洪波的光明針好厲害是有圖有真相的,
照片中的〝峻龍壺〞是洪波早期很經典的一件創作,
今年以更符合當代線條比例與眼光重新詮釋,
圖片中的峻龍壺剛光明針完畢,正在陰乾(還未入窯燒)
有看到嗎?"光"到跟鋼烤一樣,連一旁的毛巾都映照在壺身上,
老爹在一旁笑說:可以當鏡子用了,還可以擠痘痘囉!!~
說真的,古陶研究所裡的每件作品都絕對〝光〞到極致,(外頭很多壺是直接省略光明針這道繁複工序的),
並在超高窯溫的〝焠煉〞下燒成(所以我們古農的壺作品都會散發一種自然的光澤感),加上泥美、工佳的三大要件,難怪能有好茶湯,及讓您能很輕易就養到亮晶晶囉:〉
您看到了嗎?
還未入窯燒,仍在陰乾階段而已,壺身筒就已經開始有收縮皺紋的產生,可以想見純朱泥的收縮比有多驚人...
由於峻龍壺是卡蓋設計,所以陰乾時壺蓋面必須要稍大些許,所以圖片中看起來壺蓋稍高於壺口,陰乾期間時時要視收縮的情況,來慢慢調整蓋面寬度,以免壺蓋太小而寬鬆或太緊而開線,真的很費工...,這階段韓所長尚有可控制的部份,待入窯之後...,也只好請老天爺恩賜,衷心期盼這些美好的作品能平安無恙的燒成啊!
有注意到嗎?這次的峻龍壺有畫龍〝點睛〞哦!別小看一個〝點睛〞的動作,還是要緩慢而細心的將它潤飾得更有韻味才行!
也要特別製作一個專屬的明針仔細的〝光〞過,龍眼才會炯炯有神!
近幾個月來燒成情況始終不佳~
攪的我們情緒總是處在很緊繃的狀態
終於!傳來捷報
雖然燒成情況仍不如預期
不過總算還是有作品燒成了!
先去籌備新品發表事宜了~ : )
敬請期待!!
引用 vivian 留言:
>洪波的光明針好厲害是有圖有真相的,
>照片中的〝峻龍壺〞是洪波早期很經典的一件創作,
>今年以更符合當代線條比例與眼光重新詮釋,
>圖片中的峻龍壺剛光明針完畢,正在陰乾(還未入窯燒)
>有看到嗎?"光"到跟鋼烤一樣,連一旁的毛巾都映照在壺身上,
>老爹在一旁笑說:可以當鏡子用了,還可以擠痘痘囉!!~
>說真的,古陶研究所裡的每件作品都絕對〝光〞到極致,(外頭很多壺是直接省略光明針這道繁複工序的),
>並在超高窯溫的〝焠煉〞下燒成(所以我們古農的壺作品都會散發一種自然的光澤感),加上泥美、工佳的三大要件,難怪能有好茶湯,及讓您能很輕易就養到亮晶晶囉:〉
所以這把是嫩密松碧的峻龍壺嗎? 未燒錢的嫩密松碧是深藍色系的. 有點與想像的不一樣.
呵!呵!...似乎記得老麻瓜曾於某次討論時說明過此類練泥的技巧...。
許多古農真壺稀世名泥(如大紅袍、嫩蜜松碧等等...)練製時,會先將部份的原礦素燒後(或先研磨成粉),再調回未素燒的其餘泥料中...。
其優點是能增加泥料製作燒成時的張力,減少泥料收縮時的過大扭曲性...,而缺點是益使黏性不足的純朱泥雪上加霜,造成作家成型製作時的更高難度與挑戰,亦使窯裂、開線等現象揮之不去,此即造成真壺山莊能擁有NG大作戰作品的主因之一!
就因有一定百分比的原礦已先素燒過,所以當和生泥料調和練製成“成品泥”後,事實上生胚已擁有較接近燒成品的胎色矣...。
其實真正未燒足前的嫩蜜松碧,生胚顏色乃灰中帶藍,上圖照片似已偏太藍(由背景右上方的白牆已呈藍色即知),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