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1209兄指的是壺壁上直條的痕跡嗎@@?
如果是的話,那應該是作家用竹片修刮壺壁所留下的痕跡喔!
手工壺都應該要有這痕跡吧~
(小弟也是初學,講錯要麻煩各位前輩指正)
呵!呵!...宜興壺獨步全球的製壺工藝(宜興乃中國陶都,也是茶壺的老祖宗),千百年來的發展,前人的血汗畢竟留下許多智慧的結晶...。
1209先生的迷惑正是其中之一...,蓋宜興壺的成型工藝,最基本可分為“打身筒”(製造圓器)與“鑲身筒”(製造方器),無論是任何宜興製壺成型工藝,總離不開泥片間的接合...。
當作家於泥片接合時會刻意將“稀泥”(註1)溢出於銜接處,一來可確保銜接處不會有空隙或空氣,二來可強固銜接處。
當由泥片銜接處溢出稀泥後,作家會以製壺工具~“竹插”修刮整飾溢出的稀泥,先如附圖般順著銜接底片的形狀刮平稀泥,待敲好底章後,再以“竹插”由壺內底的中心順著身筒內部由下往上刮一小平面(因竹插乃竹製工具,所以修刮後就會留下細紋狀竹子的纖維痕跡),直至刮好一周後,就是典型的宜興壺內部特有表情!(1209先生的壺內圖片,就是如假包換的宜興壺內部特徵之一)
這麼壺內一番折騰整頓後,老麻瓜總結有四大好處,一來...將稀泥均勻分散於壺內壁,造成手工製造的視覺效果;二來...,可確保銜接面的穩固與絕無間隙(打橫刮一次,再打直刮一次);三來...,可將敲底章留下來的壺內底印痕除去大半;四來...,也是最重要的,留下與茶湯的真正接觸面(壺內壁)之恰當透氣性,蓋壺內以稀泥覆蓋並留下竹紋刮痕,配上壺外部的“光明針”,襯托出了宜興泥料“鏈狀氣孔結構”的加分效果,也就是千百年來宜興造壺的經驗累積,確定了“壺內刮稀泥”及“壺外光明針”的手法,能使宜興壺擁有驕傲於世“最恰當”的透氣性!
註1:“稀泥”為泥料經清水攪拌後產生的泥片黏合之介面。
註2:壺的透氣性太好,會泡出鬆散無神的茶湯,壺的透氣性太差,就會泡出糾結死硬的茶湯,所以能擁有“恰當的透氣性”才能算是一流的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