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冬季高峰岩茶已採收完畢,讓老麻瓜最感驚駭之處…,咳!咳!…今年的冬茶竟僅僅採收不到“70”斤!
也就是...,欠收了70%!(採收量僅有往年的3成)
老麻瓜在虧損痛心之餘,拿起計算機敲了起來,…乖乖!…今年的古農真壺冬季高峰岩茶,竟然200顆茶樹才採收到一斤冬茶!!!
簡直是“珍貴至極、葉葉皆辛苦血淚”的稀罕岩茶!...日後能搶購到此茶享用的會員們,可真是幸運的人兒呀!
呵!呵!老麻瓜在古農真壺自有的高峰岩礫高冷地,共種植14000顆茶樹(佔地一甲四分地),用14000顆茶樹除以70斤茶,等於每200顆茶樹才採收一斤茶葉,真是讓老麻瓜嚇破老膽的欠收量!
在無論怎麼賣都會賠本的情況下,老麻瓜已豁了出去,嘿!嘿!…除了保持優美身段,仍“忍痛堅持不漲價”(為讓會員們能繼續痛快地享用好茶),所以賠大就賠大罷!
不過,為了讓這僅僅不到70斤的冬茶“能讓較多會員們”品嚐享用,所以這季的優惠方案(每季高峰岩茶發表時的遊戲規則),將會有小小變更…,也就是將不再以買茶送茶的方式進行,而將以另送其它贈品的方式來發表,以讓多出來的贈品茶能讓其他人購得享用。(贈品內容及辦法,仍思量中...)
這次改變特惠內容的主要用意,僅希望能讓較多的會員們能買到這極少量的【2009年冬季高峰岩茶】,此乃不得已下的應變措施,相信親愛的真壺會員們也必定希望能眾樂樂、品好茶!
古農真壺預定將於2009年10月30日(星期五)中午12:30分,發表於真壺網站之“最新紫砂精品”欄,請您務必準時前來下單,否則必定向隅喔!
註a:1000餘位真壺會員,搶購不到70斤的【2009年冬季高峰岩茶】,肯定大部份的會員們都會向隅(總採收量只有這麼多,賣真茶就是這樣,沒有就是沒有,老麻瓜也沒輒),所以屆時請您一定要立刻下單搶購,若有向隅之情況時,請您務必海涵、見諒。
註b:這次的採收量會這麼少的主因,為2009年秋季高峰岩茶採收至今,高峰岩礫高冷地滴雨不下,連少得可憐的水源都早已乾涸(古農真壺的茶園就種在嶺峰上頭,當然沒啥水源可灌溉),所以茶樹能存活下來,就已阿彌陀佛矣…,想豐收?…可真是門都沒有呀!
不過…,幸運的是,這種極度缺水的茶樹,因會激發出茶樹求生存的堅韌生命力,並集中所有力量吸收極為稀薄的水氣(只能吸收霧氣及岩礫中的稀微潮氣),所以茶湯中的礦物質肯定大為提高,反應出來的茶氣也會更形有勁兒、出色與特殊,嘿!嘿!…冬季高峰岩茶的茶香,當然就如蘭花般…,更形高雅幽香、及鑽人鼻心囉…。
真壺網址:www.china-pot.com.tw
真壺E-Mail:sales@china-pot.com.tw
國內壺友請直撥專線電話:(04)2326-6558
國外壺友請直撥專線電話:00886-423266558
真希望在真壺上下一片喜慶的日子裡產出來的2009冬季高峰岩茶是一季讓人感動與愉悅長長久久的茶。
真期待啊…
聽聞余先生一席關於2009真壺冬茶逸聞,呵呵,不禁讓我突發聯想一則。
話説炎黃子孫的諸淵源文化中,酒之文化不可不提。有關酒文化是舉世聞名、耳熟能詳。
其中,酒之窖也,乃是酒文化的淵源之本。昔日一綫穿喉、回味無窮、蕩氣回腸的國酒之冠是紛爭不斷,然而窖史之說卻獨霸天下,巍然屹立而難撼寸毫。
話説紅酒歷史也堪稱淵源,擁有全球性公認的評判標誌。
其中,環境天賜的特定年份葡萄產區,是淩駕于製作工藝、製作區域之上的本之本。
言歸正傳,那茶文化的茶品優劣評判,在此非為言論中心,歸置一邊不作討論。
呵呵,我們試問余先生一趣題(當然,允許余先生不作應答)。
特殊地理環境條件下,茶品品質存在客觀差異(按照余先生的論述),參照以上兩例,精准的植被經緯區域以及特殊的客觀氣候因素,可視作茶品品質優化的唯一衡量標準。
趣題如下:
一、關於優質茶品的投資行爲有否可操作性存在?
二、具有何樣的方式確立投資行爲市場?
呵呵,在此聲明,此問題純屬我痴呆發作、胡思亂想而已,謹請勿塼拍。
並且申明,我非影射另類茶品——普洱的種種歷歷。因爲普洱銷脂解腥功效是客觀存在、舉世公認的。
呵呵,瞎編一所謂趣題,謹為試論。
200棵高峰高冷地岩茶樹,才採收一斤冬茶~《2009冬季高峰岩茶401》的品鑑報告:
這種極度缺水的茶樹,因會激發出茶樹求生的堅韌生命力,並集中所有力量吸收極為稀薄的水氣(只能吸收霧氣及岩礫中的稀微潮氣),所以茶湯中的礦物質與茶中香甘物質之濃度更加大為提高,反應出來的茶氣有勁道、香甜味兒不僅撲鼻而來,茶湯一入口,冬茶的香氣即自甘甜的茶湯中散發出來,奧妙而強烈的溢滿口腔,潤滑的茶湯入喉吞下後,伴隨而來的即是陣陣澎湃的回甘…,餘韻不絕,點點舌間更肆無忌憚很狂暴的生津起來,大大的滿足了喝到此茶之真壺山莊每一個人的刁鑽味蕾,品此好茶,真乃一生一大快事也!嘿!嘿!…只可惜,如此好茶僅有極少數的人們能得品嚐,所以…請您一定要在發表後立即下單,否則您將無法享用此“珍稀無匹”的冬季高峰岩茶囉!
謹回0952先生:
呵!呵!...就真正道地的台灣高山茶來說(不含滿坑滿谷的山寨高山茶),並不具備投資(或謂炒作)之要件!
蓋...,真正的高山茶,成本高昂,數量稀少,早已有特定的消費者,長久以來均有供不應求之情形,是真正讓人買來喝下肚的茶。
要投資茶葉,必須具備量大、價廉,及有特定標識的之情況下,才會有利可圖,出書、立傳、廣告,及推廣,皆要有一定的成本(所謂殺雞也要蝕把米),所以當然一定要有本輕利重的優越條件之下,才能讓投資有高利潤回收的可能性。
以老麻瓜的高峰岩茶來說罷,蓋因20餘年來,早就當做花錢找興趣而植茶,所以雖具備100%真正高山岩茶的條件,也樂於年年賠本嘉惠同好壺友們,...但若有一天,某些投資者要“全包”老麻瓜的茶時,老麻瓜可得真正的計算合理的成本與利潤了,在一精算之下,高峰岩茶絕對遠高於目前這個友情價!
這高價一報上來,投資者肯定得乖乖地打退堂鼓,蓋“本重利輕”(或根本無利可圖),如何炒作?
真正的台灣高山茶(不含贗品高山茶)的市場已很成熟,就算有錢也無法包山包海(一網打盡),故甚難以讓人下手投資,這也是實情。
所以老麻瓜認為,優質茶品很難有投資或操作的空間!(除非具備無可取代的特定標識)
註:因明天要發表冬季高峰岩茶,所以較忙碌些,僅以想像略微說明,請0952先生務必包涵。
由於今年山上較早冷,所以冬茶的蘋果酸特徵更為明顯,口感十分特殊好喝~但請記得置茶量比平常少一些喔!!..因為回甘很強烈,若置茶量過多怕會甘到有苦的感覺..所以是建議置茶量比平日更少些,就可以順利品嚐到完美的2009冬季茶湯了!!
呵!呵!...老麻瓜在眾會員好友們“秒殺完畢”此茶之前,特地藏了“一些兒”【2009年冬季高峰岩茶】,日後將焙成2.8分火,作為老麻瓜年節“必須” 享用之茶。
日後若焙得不賴,又有能撥出的【2009年冬季高峰岩茶402.8】時,一定會與大家分享,謝謝大家昨天中午的秒殺...。
請問余先生
昨天發表的冬季嚴茶是未復焙的毛茶.那假設再未開封的狀況下.
僅用真空包裝放著.不知能存放多久而不失鮮味香味?
另外再請問一事.自從喝了206之後.再喝201 301 好像都少
了一個味兒? 這是本身味覺已經遲鈍的關西?
呵!呵!...老麻瓜向來會要求所聘的製茶師們,一定要將高峰岩茶烘焙三次,以利久儲不變質。
惟,今年的【2009年冬季高峰岩茶401】製好後,在山上雖也焙過三次,但因Vivian的婚事正忙,所以並沒時間立刻抽真空打包(包裝慢了約1星期),所以建議不要放太久較佳。
高峰岩茶206,因乃屬“重焙火”之茶,會帶有焙火味,所以在本質上,與毛茶的201、301系列相比,當然就多了一些焙火的味道,這是正常的。
註:1021先生若喜歡這種焙火味的話,日後不妨選購此類焙火茶。
再次請教余先生
本次401晚了一星期作真空動作.是不是不用讓茶葉回水即
可享用到茶湯美妙的滋味兒?
除了本次之外.其餘由古農出品的茶葉都可久儲.毛茶也不例
外?
引用 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留言:
>謹回0952先生:
>
>呵!呵!...就真正道地的台灣高山茶來說(不含滿坑滿谷的山寨高山茶),並不具備投資(或謂炒作)之要件!
>
>>所以老麻瓜認為,優質茶品很難有投資或操作的空間!(除非具備無可取代的特定標識)
>
>註:因明天要發表冬季高峰岩茶,所以較忙碌些,僅以想像略微說明,請0952先生務必包涵。
呵呵,首先非常感謝余先生的一番誠摯回復。
其次,我想就我的提問,作一候補説明。
此個提問的設置目的,乃一另類推銷之朮(當然,真壺的茶品無需推銷倆字處理)的表現形式,本意是替此次真壺2009年401高岩茶活動助興而已。
再者,此次活動我未參與,因爲真壺之茶我悉數照單全囊(僅漏網401)。呵呵,此番401高岩僅僅收穫70余斤。俺就----------
最後,真壺諸茶品,我正在細細滋味著呢,但值得我按耐不住又嘮叨的是,這些茶品所蘊藏的細微差異,還確實得用真壺之壺方能鑒別。
呵呵,我好像又涉嫌推銷朮的表現領域了-----------
但並非如此這般也。
看到余先生發表 活在當下 這個標題.讓我聯想到幾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
a : 雖然茶葉是農作物.需要靠老天爺賞臉才有好茶喝.但是茶葉的品質真的是
一年不如一年嗎? 一些喝茶的朋友都是這樣說! (原因不外乎是全球暖化.
溫室效應等等之類的).
b:余先生都說了正品高山茶不俱投資的條件.那為何在茶友之間有一個耳語
說正品高山茶都在對岸?雖然對岸經濟正蓬勃發展.但是懂茶的人真有那
多嘛?
c:梨山茶有99k 102k 105k .此 k 是代表路段公哩數還是土地地段的編號
?
請余先生或會員前輩解惑一下.別再讓我用耳朵買茶喝茶了! 謝謝
引用 1021 留言:
>
>看到余先生發表 活在當下 這個標題.讓我聯想到幾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
>
>a : 雖然茶葉是農作物.需要靠老天爺賞臉才有好茶喝.但是茶葉的品質真的是
> 一年不如一年嗎? 一些喝茶的朋友都是這樣說! (原因不外乎是全球暖化.
> 溫室效應等等之類的).
>
>b:余先生都說了正品高山茶不俱投資的條件.那為何在茶友之間有一個耳語
> 說正品高山茶都在對岸?雖然對岸經濟正蓬勃發展.但是懂茶的人真有那
> 多嘛?
>
>c:梨山茶有99k 102k 105k .此 k 是代表路段公哩數還是土地地段的編號
> ?
>
> 請余先生或會員前輩解惑一下.別再讓我用耳朵買茶喝茶了! 謝謝
>
>
>
>
1.務農的人都知道,土地多年來重覆種相同的植物,會造成土地中的“營養、礦物質…”(地力)被吸收而不均衡。若沒有適當的照顧好,作物的內容物會逐年下降。若照顧的好,說不定能更佳。
2.好東西是跟著“錢”的腳步走的。誰懂茶這問題要去問余董。
3.99K、102K…,若小弟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說“合歡山、大禹嶺”一帶的茶,該茶園的位置在公路里程數多少就用它來稱呼。由霧社上合歡山過大禹嶺隧道(台8線吧??)後,仔細看路邊的路標公里數標記,看到99K或102K時,下車找一下茶園就知道那茶有多“稀少”了。
PS:小弟記得99K的好像在路邊的山谷下一塊小茶園。
謝謝0056前輩的開導.小弟能否再針對以上問題再次提問.請您賜教了.
1 新種植的茶樹會比老茶樹好嗎?茶樹有沒有的時效性?
2 小弟自認喜歡喝茶卻始終喝不出門道.週遭的朋友也似懂非懂.只是知道
泡出來的茶好喝不好喝而已.卻不能有深入的剖析.能不能請0056大哥
以及眾多會員前輩來個線上教學.就以當季的401為範本來說明.
因為不懂所以能想到的問題很有限.請大家多包涵 謝謝!
引用 1021 留言:
>
>看到余先生發表 活在當下 這個標題.讓我聯想到幾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
>
>a : 雖然茶葉是農作物.需要靠老天爺賞臉才有好茶喝.但是茶葉的品質真的是
> 一年不如一年嗎? 一些喝茶的朋友都是這樣說! (原因不外乎是全球暖化.
> 溫室效應等等之類的).
>
>b:余先生都說了正品高山茶不俱投資的條件.那為何在茶友之間有一個耳語
> 說正品高山茶都在對岸?雖然對岸經濟正蓬勃發展.但是懂茶的人真有那
> 多嘛?
>
>c:梨山茶有99k 102k 105k .此 k 是代表路段公哩數還是土地地段的編號
> ?
>
> 請余先生或會員前輩解惑一下.別再讓我用耳朵買茶喝茶了! 謝謝
////////////////////////////////////////////////////////////////////////////////////////////////////////////////////////////////////
呵!呵!...樓上56壺狂先生回答的真好!
老麻瓜喜湊熱鬧,及為表對1021先生的敬重,故補充說明一下:
1.還是老話一句: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
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沒辦法,總是認為看不到、喫不到、拿不到手的最好!...為克服此天性,老麻瓜才大聲嚷嚷要“活在當下”!
1997年(或1996年),一群當代宜興紫砂大師受邀台北南昌路辦壺展,老麻瓜正忙著泡茶並與三兩大師談天說地(嘿!嘿!...安排晚上的節目等等,自不在話下),就在燈光美、氣氛佳、茶香飄逸的當頭...,忽然聽到一陣鶯燕之聲,乖乖!不是鳥鳴,老麻瓜說的是女人的喧嘩聲啦!
哇!...w大師耶!
w大師,妳是我們的偶像耶!
能不能跟我們一起拍照呀?
接著一陣陣閃光接踵而來...。
w大師,聽人家說現在的“土胎”沒有以前的好,妳說是不是?
w大師客套應付的回應道:是啊!是啊!
喔呵!...老麻瓜突聞w大師的回應,可真是晴天霹靂,眼前烏黑了一下!
急呼:w老師,請您過來一下,這邊有您的茶!
w老師慢步踱來茶桌方向,老麻瓜急伸手按肩攔了過來,細聲問曰:w老師,您怎麼這般回答?
w老師一臉狐疑...,我回答錯了嗎?
當然錯了,黃龍山挖礦是循序漸進的,每一個年代都只能按部就班的挖礦,所以應該回答:每一個時代都會有好的泥料與不好的泥料,並沒有以前都好,今日都不好的道理呀!
對喔!
那怎麼辦?
我已經說過了,不然我再過去跟她們說明清楚!(w老師如此回答老麻瓜)
不,不用了!
您大師級的地位,不好反反覆覆,說過就算了,以後可不要再回答錯誤的訊息了,不然,您話一出口,玩家們視若神科玉律,紫砂文化的傳承,可就走火入魔矣...。
w老師悶悶的、懊惱愧疚的回應了一聲:是啊!
1021先生您瞧,連w大師都會有今不如昔的“人類天性”存在,所以貴茶友們的想法,自然也避不開此“人性”的牽絆!
言歸正傳,以前老麻瓜學喝茶時,茶樹種最高的海拔僅近600公尺!(更早以前,最高茶樹海拔是100多公尺)
現在茶樹的海拔動輒1000公尺起跳,2000公尺也不少見,這是以前喝茶的人,連想都不敢想像的情形!
雖說...,同一地方的土壤,有可能會因長期種植同一種植物,而使土壤中會缺乏某些養份的可能性,但這對茶樹來講,只是一種猜測,而非定論!
請問:哪一種麻豆文旦最貴、最好喫?
多汁、柔嫩、香甜兼具者,非數十年的“老叢”莫屬,這是千真萬確的結論!
大紅袍茶呢?(雖說是故事一場,但也間接證明茶樹不一定要翻新的理論)
老叢普洱呢?
嘿!嘿!...老麻瓜一下子就推翻了這個“老地要翻新”的理論!
萬物是多變的,所以我們該用感恩的心來品嚐每一年、每一季茶的滋味與風貌,並感謝老天的恩賜...。
施肥手法和材質進步了,製茶技藝進步了!...海拔夠高了等等...,這都是昔年茶無法媲美的絕對優勢,說今不如昔,老麻瓜可大大不以為然...。
註:許多中低海拔的茶樹,隔個幾年總要“剉頭”(台語唸:錯桃),這是為維持一定的產量與茶葉品質的手法,謹此說明。
******************************************************************************
2.想喝好茶,不用懂茶,只要coco夠飽滿,膽子夠囂張,好茶一定跟著您走!
反之...,若一天到晚想花最少的錢,買到最高山的好茶,則此人一定節儉無匹又不懂茶!
所以56兄說的對極,好東西一定會跟著錢的方向走!
註a:很冷酷的結論,卻很真實!
註b:請想像一下...,用鄉下農地的價位,想買台北信義計劃區的土地,誰會理您呀?
******************************************************************************
3.K代表“公里”,也就是該路段的第幾公里。
現在這些幾K幾K的說法,老麻瓜頗不以為然,已變成銷售上的障眼法而已,所以請勿太相信這套說詞,以免被“K”!
1021兄您好!
您問了…
>1 新種植的茶樹會比老茶樹好嗎?茶樹有沒有的時效性?
>2 小弟自認喜歡喝茶卻始終喝不出門道.週遭的朋友也似懂非懂.只是知道泡出來的茶好喝不好喝而已.卻不能有深入的剖析…
1-a.以台茶來說,普遍性新種的高山茶園,前幾次採收的茶會多出股特殊的氣味(從許多茶客推崇“處x茶”即可看出來),這種特殊的氣味會隨時間而消失。
1-b.“用心照顧“,除了對小孩子有用外,植物的身上也是如此。往年的古農高峰不如近年,就是都在這四個字上。土地是根本。
2.(這個問題很龐大、複雜…)真壺的每一種泥料都有它的特殊性。我想先請教1021大哥,您通常都用那個“泥料”(或是哪一支壺)泡高峰401?
希望“淺腳”的我,可以給老哥稍稍解惑。
0056大哥您好
看到您所發表的解牛 孤傲 惨增罐那即可發現你有過人的領悟
力.說 淺腳 你真的太客氣. 若要票選真壺二掌門0056大哥絕對是
前三名.
小弟成為會員也是不久的事.所以也並沒有太多泥料.只有會員贈
品紅朱泥 灑金紅袍 二代紅袍 皇袍 黑疾星 . 茶葉的話 當季401
301 新東方美人. 若這些泥料茶葉0056大哥您剛好都有.請說說您
的心得 謝謝.
哇…哇!上班太忙啦,小弟上文應該寫:『我想先請教1021大哥,您通常都用那個“泥料”(或是哪一支壺)泡高峰401?請諸位茶仙來幫您合計、合計。』
過人的領“悟”,一定沒有!
過人的亂“問”,確定常搞!
諸位不看,小弟寫的文章都是“問答集”;也好在余董做事上雖是“超龜毛”,但在人與人相處上是“粗線條”,不然早被小弟我搞瘋了…呵呵!
真壺的二掌門,早就產生了呀!(過幾天會去出門度蜜月)
灑金紅袍、二代紅袍、皇袍,這是真壺的一線產品,多年來很受壺友愛戀,這個一定很多人有大心得。請諸位大哥出來講講,拜託啦!(小弟也想多學學)
紅朱泥,我沒有!
黑疾星,手上有一把,趁明年過年要送人前這些天拿出來操一操,好與1021兄聊聊。今天開始用了,過些天再獻曝囉。
小弟斗膽插話,灑金大紅袍配401,小弟原本是想藉由灑金來一品剛烈之茶湯,所以茶葉也以正常量來放,誰知泡出來的茶湯竟是甜香、順滑、帶點彈性,之前以嫩蜜松碧來泡卻是較為剛硬,其特性與301完全相反了,怪怪,這401很難掌握喔~
寫正文前先要感謝1021兄與VIVIAN,讓小弟重新認識了“黑疾星”。
不怕大家笑,若不是為了試黑疾星、若未經VIVIAN提醒,多年來我都以為這泥是“紫砂+黃石黃殼”的東東,原來它是純朱泥系的東西…
09高峰401一直試到了昨天,夜裡才想到了1021兄原本要問的問題…大哥要的是“懂茶”,不是叫小弟“試壺”。
所以將原本的腹案取消,想想寫了篇小弟喝茶認為該注意的事項,用發問的方試寫給1021兄,讓大哥想想、試試(每個人的答案可能不同,當然啦小弟這兒也準備了答案),大家可以來印證一下…
PART 1:
1.茶乾的顏色?(墨綠?淺綠…?余大告訴我,這牽涉到茶施肥的問題!)
2.茶梗的樣子?(這余董曾經說過多次,教我們如何分辨高、低海拔的茶)
3.茶乾味道?(您可去聞一聞別的高山茶,再回頭來聞高峰岩茶)
4.沖茶那瞬間,和蒸氣共同出來的味道有啥?(或是將洗茶的茶湯澆在熱壺上的味道?花香、果香、穀物香、菁草味…)
*****【到這裡,小弟就可以決定喝不喝了…】*****
5.茶湯入口時∼
a.嘴唇吸茶湯與舌尖剛接觸到茶湯的重量感如何?(重力集中在哪?像吃啥?)
b.含在嘴中茶湯像什麼?(用舌頭攪動一下、稍稍漱一下,去感覺茶湯在舌上的重量、茶湯通過齒縫的流動力)
c.茶的香味在哪兒?(在口中那一段)是啥香?(花、果、有悶悶的感覺否)
d.茶香鑽到哪兒?(鼻腔、喉腔、前額、後腦…)
《明天再續…》
PART 2
5.…
e.茶湯的形狀讓舌頭感覺起來像什麼?(圓柱、扁平、飛碟、有蕾絲花邊…這和泥料有關係了!真壺的每種泥料在這方面都不太相同。)
f.茶湯中的香氣是飄浮的?還是沈入湯中?香氣會口中打圈(流動)嗎?(這個要含一會兒,慢慢體會…)
6.(緩慢的嚥下茶湯)
a.喉頭、舌根的感覺?(如風飄、泉流、刀刮、草刷、火炙…)
《嘴巴閉著停一下…》
b.這下子口中又會出現茶香,在哪裡呢?(注意一下上顎和鼻腔這一段,有很明顯的香氣也有很輕微的香氣,就一點點、很微弱,常有非常重要的訊息)
c.閉嘴,上下齒稍出力咬合一下,用舌頭去感測牙與牙齦間出現的“力量”。
《超級重要!!這個是余大教的,小弟還在找東西證實中…。大家先試試)
d.由丹田吐一口氣,由鼻子呼出,聞一下口中的茶香。沒聞到的話,舌頭再攪動一下,沒有就是沒了!
《吐氣如蘭法。余大說,這一吐…口中還聞出茶香,一定是不錯的茶。》
e.再感覺一下,舌頭那一部份有“沙沙感”?
f.舌下、下齒齦、喉底哪地方會有“津液”(甘甜感)出現?(回甘)
g.口腔、舌中、喉底還有茶的味道嗎?如何流動?(韻!韻!韻!)
《這時讓您想到了什麼?神之【雨下】的場景想像…。小弟在喝301時聞到了“秋收.陽光”的味道》
7.去散步啦!!
《體悟了余董說的:『作人真好!』了嗎?啥…沒感覺!那…再喝一口囉!》
小弟不才獻曝了!
祝!1021兄與諸位前輩“品茶”愉快!!
PS:
1.在要試黑疾星的第一日,剛好我家少東帶了新中橫東x的茶來試,讓我更深切的體會到401高岩的好。感謝他!
2.“好”與“壞”,源自於“比較”。
3.小弟的作答的答案是用“黑疾星”,也可以用別的泥料,當然答案也會不同。
4.試茶好壞的方法,余大說過兩個:吐氣如蘭法(上述)、鐵湯匙聞茶法。真是又快又方便啦!
5.大家有疑問的話,請提出來…恭請余大回答!(哈哈哈…)
6.余大,小弟寫的太硬啦!請您出來說個三十年前您買“天仁天霧茶”的故事來分享一下啦!!
呵!呵!...約在30年前罷!...老麻瓜對紫砂壺的收藏(玩興)正濃,同樣的,對於台茶之凍頂烏龍茶的比賽頭等獎等等好茶,也當做養壺的最佳專用茶!
有一天,老麻瓜正在家裡的茶桌用心的擦拭著心愛的紫砂壺,想不到某位十分熟稔的茶友,竟興沖沖的跑來告訴小麻瓜(註:當時老麻瓜還不老,故當然就叫小麻瓜),現在喝凍頂的比賽茶已經“差一氣”了!
小麻瓜一聽之下,簡直兩竅生煙,怒云:還虧您天天聞香而來,牛飲我一斤7~8000元的比賽茶,竟敢說我泡的凍頂頭等茶已經“差一氣”了?
沒有啦...,我聽說現在最好的茶是種在高峰的山上啦,就是霧社再上去的高峰種的高山茶啦!
高峰?...那裡竟然能種茶???
是啊!我也是聽說的,聽說天x茶行有在賣,是跟南投縣農會承租的山地,聽說產量只有一點點,所以每家茶行只分到幾兩茶而已...,再慢就買不到了!
小麻瓜一聽,按捺不住騷動的內心,車子一開,毫不猶豫就逕往該茶行...。
進門即問道:有沒有高峰的茶?
有呀!...老闆從後頭取出一小罐的不鏽鋼罐,擺在玻璃櫃上頭,即道:一罐二兩重,800元!一人限買一罐,我只有分配到三罐,賣完就沒了!
乖乖!...老子有錢難道您還不賣?(小麻瓜心裡嘀咕著!)看這老闆一臉惜售樣,小麻瓜反而更想買了...,故應曰:三罐我全買了!
喔!我只能賣您一罐!
嘿!嘿!...小麻瓜笑了出來,您的意思是我今天只能買這一罐?
是的!...我只能賣您一罐。
好!就這一罐!...小麻瓜付了錢,回到車上,拿出800元請車上等候的朋友,再下車幫我買了一罐!
兩人興沖沖的回到家裡頭,拿出心愛的紫砂壺,煮起開水就沖將(廝殺)了起來,開水一沖,只聞到一絲絲極細微、再細微的幽雅香氣,湊鼻一聞,只聞到一股煮綠豆的味道(註:發酵不足,如綠茶的味道),茶一喝下肚,呵!呵!...一股特殊的清淨甘甜味充滿口中...,其他的就沒啥感覺了!
接著,這兩罐茶就一直擺在壺櫃裡頭蒙塵...。
直到幾個月後的某一天,小麻瓜突然有點想念這高峰茶的甘甜味,遂自行沖泡了起來,一邊幻想著高峰美麗的高山景色與低溫,一邊品著此茶,慢慢的老麻瓜悟出了一些些此茶的迷人特色,即因此故,讓老麻瓜日後才會選擇“高峰”做為實驗高山茶的所在地。
註A:古農真壺所屬茶山與早期X霧茶的差別,在於古農真壺的茶山是峰嶺陡坡岩礫地形(坡仔茶),而縣農會的茶園,是高山平地“砂土壤”有土肉的“園仔茶”。(縣農會許多年前早已收回該只有幾分地的茶園,不再與XX茶行續約)
註B:後來才知道,這兩罐茶製造時發酵不足,又是毛茶,所以一時無法習慣其風味,才會誤判其不及凍頂茶。(30年前,基本上並沒人專喝毛茶,因普遍認為毛茶會傷胃,所以小麻瓜當時對毛茶的印象,可說是陌生得很。)
註C:當時小麻瓜喝茶的資歷可淺得很,所以才誤以為很香的茶才是好茶,對於如高級香水般的幽香,及清新的甘甜味兒,根本“如烏龜喫大麥”般的不識其滋味,所以頗蹉跎了一些時日(幾個月後)才頓悟出高山的真滋味!
註D:老麻瓜對於高峰岩茶為何要辦特惠活動的原因也在此...,一般的情況下,愛茶人必須喝掉2~3斤的高峰岩茶後,才會有經驗及時間來體會出其優雅的韻味,與岩氣,和特殊的山頭味,若只試品幾口(或幾泡),因會被個人之前對某些茶的喜好而定位住,致會如小麻瓜30年前般的誤判,讓高峰岩茶蒙塵,使好滋味無法流傳下去。(故這是用心良苦的特惠呀!)
註E:老麻瓜一甲四分地的高峰山坡地,每季平均也只採收100餘斤而已...,縣農會的高峰茶園只有幾分地,當然採收的量即可想而知,難怪當年只能一次買一罐二兩裝的高峰茶。(如今大賣場中該茶行低價的X霧茶,老麻瓜不予置評。)
0056大哥這篇 喝茶該注意的事項 寫的真精采...小弟用0056大哥的方法試好多天才發現從前嚴茶沒有的風味兒.都怪自己不懂喝茶的方法只是一昧牛飲 .
在這裡再次謝謝0056大哥不厭其煩教我喝茶.而小弟我有聯想到一些問題想請教0056大哥 以及 余老闆 還有諸位茶仙來開導一下....
1 茶乾顏色 .茶葉泡過之後大小.厚薄..光說肥料問題太攏統..不懂
2 溫壺之後 置茶 要不要洗茶 .其目的為何?洗農藥..不可能洗的掉.
3 第一次沖熱水進壺中.泡沫多寡牽涉到的問題是啥?嚴茶好像沒啥泡沫..
4 置茶量過多.浸泡時間過久.茶湯有悶味.鹹味.或酸味.這是為何?
重火茶置茶量以及時間沒拿捏好酸味特別明顯.
5 茶湯最好的品嘗溫度?
301 401 稍冷喝.新東方美人卻要放涼之後喝..有股蜜香還有如膠似漆的
滑順感. 而非真壺的茶放涼之後喝.好像被打回原形.難以下嚥.是不是加料
茶? 那要如何分辨茶葉有沒有其他添加物呢?
呵!呵!...56壺狂先生可能正沉浸於咽脂粉色中...,致樂不思蜀,故老麻瓜先打個頭陣!
1.過於青綠嬌嫩的茶乾,確實頗有化肥過量之嫌,惟...,這判斷的標準,必須建立在您看過夠多的茶乾之後,才能有正確的比較標準;訓練觀看茶乾顏色標準之最簡單的方式,莫過於直接就拿古農真壺的高峰岩茶做標準(因這就是採用有機肥的標準茶乾顏色),若比較對象,比高峰岩茶更為青翠鮮綠,則該茶採用化肥的機率就極大矣。(都用毛茶來比較,才會較為中肯)
至於從茶葉的厚薄來判斷...,則會有許多原因會造成茶葉或厚或薄的不同結論,舉例如下:
以同一種茶樹品種來比較,葉片會較厚,有可能是...
a.新叢。(少數的新芽,吸收較多的養份,故茶葉就會較為肥厚)
b.老樹新挫頭。(用標準話,“國語”來唸,叫“錯桃”。...也就是疏枝,將整顆茶樹剪矮,下一次長出的新芽因吸收較多的養份,故葉片就會較為肥厚)
c.冬季茶。(天氣冷,長得慢,當然養份的吸收就會較為飽滿)
d.高山茶。(年均溫低,當然長得慢,茶芽不茂密,茶葉就會較厚)
反之,若是低海拔、老叢未挫頭、又是夏季茶等等...則葉片子肯定極薄。
註:若如古農真壺的高峰岩茶般,在純朱泥系壺高逼熱性蹂躪之後,泡出的茶渣,仍能有Q感和彈性,用手指小力拉扯,亦不易斷裂(不會軟黏趴塌的熟爛泥樣),則該茶肯定有一定的水平。
2.第一次倒出洗杯用的茶湯,叫“溫潤泡”,主要的目的是“喚醒茶葉”,讓之後泡出的茶湯有較明顯的成熟度,而不會夾雜許多不想要的草菁味及火焦味等等...,而並非是要洗茶葉,或是洗農藥。(就如品飲紅酒般,飲用之前須先開瓶醒酒)
1021先生不妨來個實踐精神,下次泡茶的第一泡就直接品嘗看看,即知為何要有“溫潤泡”矣...。
3.一般而言,因園仔茶土壤易儲水(沒坡度的茶園)對茶樹的水份吸收較為有利,所以茶芽中的水份會較高,當製茶時炒菁後,在揉捻步驟時,會壓揉出較多的葉汁(也就是液體)覆蓋於葉表,烘乾後就會黏附在茶乾上,之後我們用熱水一沖,則這些大量的葉汁就會釋出大量的白色泡沫,浮於湯表。
高峰岩茶因屬高坡度的“岩礫坡仔茶”,所以泡沫較為稀少,主因即為茶芽於生長時水份含量較低,所以汁液中甘甜香等成份比率會更高,製茶時沾附葉表的汁液含量並不多,所以沖茶時泡沫自然也就不會太多了!
4.會有各種不好的味道出現,即因“過之”!...所謂:甘極則苦、甜極則膩等等...,若茶湯的濃度過高,當然就會有各種我們不喜歡的味道出現矣...。
若我們煮菜,將糖或鹽巴下了三倍、五倍量,則此菜肯定讓人難以下嚥,所以高級的食材,必須搭配絕佳的調味濃度,才能展現出最佳的美味。(泡好茶,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控好置茶量,和最恰當的倒茶湯時間囉...)
重火茶若是浸泡過久,則炭酸味會較為明顯...,總之,老麻瓜認為泡茶時,我們寧可“不及”也切勿“過之”。(不及時,下一泡仍可補救,過之,則整泡茶都玩完矣...)
5.好茶本應如此,冷熱皆宜,熱有熱茶的風情,冷茶時有它的特殊甘甜蜜膠質感,這本就是好茶的必須條件!(高峰岩茶的極佳冷茶特質,老麻瓜許多年來,已不知聽過多少行家當面跟老麻瓜褒獎過)
若冷茶後飲之單薄無力,或苦澀更加明顯,則肯定“非佳茗”也!(海拔不夠高、季節不夠好、化肥、水份下太重等)
註A:這種冷茶不好喝的情況,肯定是劣茶,而不是加料茶。
註B:真品茶只有一種,但是不肖業者搞鬼添加的東東,卻是罄竹難書...,無論是方法、手法、材料等等(任何搞鬼的食物,也都不會是一個樣),老麻瓜一想到就頭皮發麻,也毫無研究的意願與興趣和討論,所以要判斷及分辨茶葉有沒有其他添加物,絕對是一套“論文”,老麻瓜只興趣種純正的茶,這種邪門歪道的不同路子,您就不用花太多精神在上頭啦!(老麻瓜只喝自己種的茶,其他來路不明的茶葉要老麻瓜試試,勉為其難尚可,惟若真要老麻瓜當做興趣來長期品飲,可就敬謝不敏矣...)
余大解說,才是王道啦!!
>呵!呵!...56壺狂先生可能正沉浸於咽脂粉色中...,致樂不思蜀,故老麻瓜先打個頭陣!
這兩天冷,小弟蝸居在家喝茶、看書…(很多事是“天冷不宜”的!)
哎!2009高峰401、402.8,真是絕品了。
剛入口時的香氣直竄腦部、含口中的布丁口感、吞嚥下的陣陣回香與甘…(這只說了千分之一的好)。每喝一口,就會忘了再喝第二口(多喝的下一口算浪費了…)。
韻,真是好啊!每多等十秒鐘就多了十秒鐘的美妙感受…
(402.8因多了余大的加工,回韻的味道更是精彩)
近日正讀了幾本書(關於中國古代茶書和專談葡萄酒的書)有些明白“圃園與岩園、礫石地的坡與圃”對茶、葡萄這兩種作物的特點,各位大大不嫌棄小弟七拼八揍的話過些天寫了大家亂看一下囉…
PS:說余董是茶與壺的“達人”,太不能詮釋他了,要說他是:茶與壺的“玩家”;越研究對他越害怕,玩茶、搞壺花的錢對他來說是…『要最極致的,花就對了!』(再多的描述是浪費唇舌了)。
壑源、沙溪(註:宋代產茶地名),其地相背,而中隔一嶺,其勢無數里之遠,然茶產頓殊。…。觀夫春雷一驚,筠籠纔起,售者已擔簦挈橐於其門,或先期而散留金錢,或茶纔入笪而爭酬所直,故壑源之茶常不足客所求。其有桀猾之園民,陰取沙溪之茶黃,雜就家捲而製之,人徒趣其名,睨其規模之相若,不能原其實者,蓋有之矣。凡壑源之茶售以十,則沙溪之茶售以五,其直大率仿此。然沙溪之民,亦勇於為利,或雜以松黃,飾其首面。凡肉理怯薄,體輕而色黃,試時雖鮮白,不能久泛,香薄而味短者,沙溪之品也。凡肉理實厚,體堅而色紫,試時泛盞凝久,香滑而味長者,壑源之品也。
【品茶要錄.宋 黃儒 撰.辨壑源、沙溪】
***這段說明了,好茶人人爭,利之所驅,劣茶仿佳茶的研究精神也出來了、如何分辨出好壞,由茶外觀、香氣、口感與茶末在茶盞沖浸時的表現。***
植產之地,崖必陽、圃必陰。蓋石之性寒,其葉抑以瘠,其味疏以薄,必資陽和以發之。土之性敷,其葉疏以暴,其味強以肆,必資陰以節之。陰陽相濟,則茶之滋長得其宜。
【大觀茶論.宋 趙佶 撰.地產】
***如果您嘴巴很利害,就出喝出崖園與圃園茶了。也就是可分辨出古農真壺高峰岩茶與(30年前)天x天x茶的不同了。***
…。一般而言,黏土質可以讓黑皮諾(Pinot Noir)和夏多內(Chardonnay)葡萄生產出口感較強勁豐富的葡萄酒,但卻比較難出現細膩的變化。
…。黑皮諾的招牌特色是有如絲一般的細滑單寧,又緊又密,卻又薄如蟬翼。相較於其他葡萄品種的天鵝絲絨般的單寧,黑皮諾的單寧更細更滑。…
因為不同的環境,黑皮諾展露出不同的風情。…,寒冷的氣候讓黑皮諾顯得清新細瘦,夜丘區則表現黑皮諾最強勁與細緻的極致,「如戴著絲手套的鐵腕」是最佳的比喻。…
【酒瓶裡的風景(布根地葡萄酒).林裕森 p18、p30】
如果,葡萄酒的理論與茶類似…
第一段,能說明同是在高峰種的茶,坡地的礫石與谷地的黏土較多的地方,味道是差在“口感較強勁豐富”與“細膩的變化”。(看了附圖:“丘夜區-VOSNE ROMANEE村岩層剖面圖”中酒莊品級分布圖後,好像法國佬比較喜歡“細膩的變化”喔!)
第二段,是小弟看了之後特別有感覺,節錄出來給大家看的。比喻的真好啊!!
第三段,合歡山茶區是台灣種茶最高的地方,也是最冷的地方(梨山茶區差一點點),那它的烏龍茶味道應是如何呢?(如果它們都還比海拔1800m“如戴著絲手套的鐵腕”的高峰岩茶味道更重,那…)
如果您不認同小弟說的,那送您一首歌∼當大雨過後
(辛曉琪 唱/潘協慶 詞曲)
風說的自由不是雲能夠懂得 懂得
花瓣的脆弱樹又怎麼會 曉得
…
當我試圖用你的眼睛 看你的天空
我才發現 我的愛你永遠不懂
…
貓 愛上孤獨魚又怎能夠 懂得 懂得
鴿子得憂愁月光又怎會曉得
…
當我試圖用你的眼睛 看你的天空
我才發現 我的愛你永遠不懂
…
PS:參考節錄書目:
1.中國歷代茶書匯編校注本/鄭培凱
2.酒瓶裡的風景:布根地葡萄酒/林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