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偶在一網站中發現了老宕口蜜瑰紅的泡養對比圖片再加上對大紅袍的極度狂熱,鄙人在一個月前開始了對真壺網站的關注,都說無奸不成商,從沒想過會有人像老麻瓜前輩這麽開誠布公地弘揚紫砂正道,也由此矯正了以往認知中的許多錯誤。老麻瓜兄前輩的滿腔熱忱、悉心教授;李姐的孜孜不倦、耐心解惑;建霖兄的謙謙有禮深深感動了有點龜毛的我,遂義無反顧地加入了真壺大家庭。
今天是訂購的真壺到貨之日,昨晚居然興奮的睡不着,早上五點就起來四處遊蕩。九點鐘郵遞員的天籟之音準時到達,在解剖了千曟包裝紙之後,終于見到了夢寐以求的三壺一碗,一下子陷入癡呆狀待達一個半小時之久,期間老婆大人呼喚四次,探視三次,最終祭出鐵錘法寶才將俺嚇醒。又花了一個半小時將心愛之物拍照留念以便日後換檔對比。
圖片如下:
草草午飯后,急忙下水洗禮,以前覺得真壺的十餘次就換檔有點誇張,但親身經歷后才發現純朱泥一經水的滋潤后立刻就煥發出溫潤的光彩。掩飾不住的滿地哈拉子,開始了試茶之旅。
縂共耗水:十五水壺(三水桶)其中十水壺溫壺去了(我哭,下個月水電費不知還交不交得起)
燒水設備:18KW電磁爐
縂耗茶葉:七包(8克/包)
第一次用常喝的清香型鐵觀音秋茶試茶,表現如下:
1、三羊開泰壺(湛紅朱泥):茶一入口隨即驚呆,茶湯出奇地柔滑順口,在上齶與喉部遊蕩,感覺滑膩,隨後舌尖粘粘的有种喝了米湯的感覺。香氣較欠,可能跟壺口大,壺型較扁有關。四沖之後茶葉散功。冷茶后水質依舊,口味較淡。
2、許仲手製•小仿古壺(老宕口蜜瑰紅):香氣内斂于水、回味悠長、舌尖有種冰冰的感覺、水質甚是奇妙地甘甜。四沖之後茶葉散功。冷茶后香醇依舊。
3、雲龍壺(大紅袍):火爆的泥性啊!!!香氣濃烈飄散于外、口感清爽,三沖之後茶葉散功于無形。估計茶葉不夠耐操,抵擋不住大紅袍的狂野性格,呵呵~
4、圓之月茶碗(蜜琉璃):瓷蓋碗泡茶,瓷杯和圓之月茶碗對比,在經過了前三种奇泥對味覺的洗禮后,陶瓷杯所呈現的茶湯出奇地難喝,苦澀味明顯,香氣顯得有些浮躁。經過了圓之月茶碗5分鐘左右地潤色后,水路變得柔和,香氣逐漸内斂,冷茶后尤爲顯著。
第二次忍痛拿出珍藏的冬季鉄觀音(參賽茶,一次干掉三包,我又哭),其餘三种泥料表現上同,唯獨大紅袍顯現出王者風範,茶湯雄厚有勁、回甘悠長、高香、山骨、喉吻潤。真是英雄還需美人配、関公需騎赤兔馬。
以上只是個人見解,或許不同的茶會帶來不同的體驗,這真是純朱泥迷人之處。期待着儘快換檔。
另有一事求教各位老仙覺:有誰養過云龍壺的,能否賜教該如何處理龍頭與龍舌,頭痛啊~~
今天又把每把壺都泡了兩遍,沒想到又是另一番境界,特別是大紅袍,把昨日經不起它蹂躪的茶演繹得香甜清純,開始相信它是茶客殺手了!
引用 某位會員 留言:
>嘿嘿,我比較有興趣知道的是,那,您要怎麼處理那些不是真壺的壺啊?
老兄的壺養得真是透亮、感覺溫潤如玉,觀其壺嘴的手法,可是韓老的傑作?
至於以前收藏的非真壺之壺,客觀來説,並非非真壺就無好壺了,有些還是有收藏價值的,只是要找到老麻瓜前輩所說的“五美”齊全,委實不易。最明顯的體會就是泡茶不會再用其它壺了。
突然閒覺得自己的眼光高了許多,想說有空要好好整理下,把以前自己很滿意,現在自己很生氣地一些壺都處理掉,換成COCO再來搶購自己心儀的真壺吧。
引用 0056 留言:
>人,為了今天的“發現”,而叫他去否定掉以前的自我…
>真是件“痛苦”的事!
56兄說得在理,值得安慰的是“發現”還不算晚,“痛苦”后才會有“快樂”,要是一輩子都活在無知的快樂,那才是真的痛苦!
有關951壺痴老兄所問:該如何養成雲龍壺,和處理龍頭與龍舌?
嘿!嘿!...老麻瓜的意思是...,雲龍壺是極好、極易養的壺...,只要每泡個幾次(不用每次擦拭),就用茶巾稍事擦拭全壺,再用“塑料牙刷”刷一下茶巾擦拭不到之處即可。
呵!呵!...一定有人會質疑,這樣不會使養成後光潤度不勻嗎?
老麻瓜認為雲龍壺就是要養成這種“明暗效果”才算高手,我們看新壺的任何一個雲或龍,都會有起伏變化,新壺看起來較無生命力與動感的原因,是新壺(未使用過的壺)在每一個“龍騰、雲浪”的起伏,都是一樣的顏色與亮度,所以無法製造出花貨應有的效果,...所以用老麻瓜的方式養成後,會顯現出茶漬自然的停留在每一個凹陷處,且屬毛面的亮;...而壺全身的凸起處,會顯露出純朱泥變色率的特點(善變的色調),又豔又亮!...凸起處的陽,與凹陷處的陰,就形成了千金不換的養成效果,直入愛壺人的心!
一般而言,大家總習慣養成“亮而潔淨”的效果...,其實養壺的上乘之道,就如藝術之道(養壺的藝術),一個有理想,有創意的養壺人,應該追求每件作品都能養成“其特有的生命個體”,這就有趣多了...,希望真壺人都能每人各有一套養壺藝術的獨有想法與創意,這就美了!
(註:0023先生養成大紅袍,與“某個會員”先生的大皇袍之生命力與特色,就值讓人回味再三...,大家加油喔!)
951壺痴老兄對茶湯真有過人的敏銳度...,蓋“蜜琉璃”與“湛紅朱泥”,都是須有一段時間的磨合期才能真正發揮其“特異功能”,所以再泡養一段時間後,應會有再上一層樓的好感受喔!(開壺、換檔!)
古農真壺稀世名泥系列的作品,都是有職稱有來頭的壺藝高手所製(註:與古陶研究所現有的作家群並不重複),因老麻瓜的理想是讓玩家們玩好壺...,而不是永不進步的玩名氣,當作品敲上“古農真壺”的章款後,大家對壺的注意力就會真正的停留在“泥料之美、工藝之美、窯溫之美、形式之美等等有關工藝、美術的範疇裡頭”,而不是看到壺後,第一個動作是“翻章找作家名,再來依名氣評斷壺的好壞”!...這樣一來,若真是買到真品也只留一個買到高價壺(高檔套牢)的痛苦回憶而已...(註:等大家都知道這個大名氣作家時,當然作家們開起價來也絕對不會太客氣就是...;也就是玩壺時,被名氣給駕馭了,而失卻買壺、玩壺的初衷),若“不願花高價”而還想買大名氣作家的壺,則買到贗品的機率就會“高潮迭起”、“驚險萬分”矣...。(註:藝品界有一句話堪稱經典:只有錯買的,沒有錯賣的!...要賣家賠個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來賣壺,還要編故事、搞關係、拉交情...,這種事在真品市場是絕不會發生的!)
呵!呵!...為了請會員好友們能永遠寬心的賞壺品茶之故,所以在少數古農真壺作家及極少數玩家的壓力下,老麻瓜硬是“堅持絕不敲作者章”!(名牌包、名車等等名牌產品,絕大多數不也都僅落廠名乎•)
雖然古農真壺若真的敲下作者章,恐怕會讓更多人願意掏錢來買,甚至能因其名頭而賣更貴,但卻失卻了老麻瓜原本堅持的初衷,故老麻瓜還是一句話,古農真壺稀世名泥系列之作品,乃由老麻瓜的策劃後,再由礦工、揀泥工、練泥師、製壺者、及燒窯師傅等等人的心血結晶,所以作家就是“古農真壺”沒錯矣...。(註:老麻瓜一直以為,許多人的心力貢獻,卻讓一個人獨享其榮耀與利益...,沒啥道理!)
註:許多大名頭作家的壺,是由古農真壺稀世名泥系列之作家們所製作(即OEM代工生產),故老麻瓜每每看到少數“非真壺會員”很得意的炫耀該人之作時,總是搖頭三嘆,壺玩成這樣...,都是“玩名”惹的禍!
謹藉951壺痴老兄的窗口稍發一下感觸...,玩壺或被壺玩,就靠自己的見識、觀念和邏輯了...。
感謝老麻瓜前輩的指導,在這裡先説明個事,原先用的是壺痴之名發表淺見,后在閲讀其它帖子的時候發現壺癡乃是83老兄的美名,不敢掠人之美名,特改名之。
對於云龍壺,伺候起來可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把舌頭給搞斷了,啥時才能練到老麻瓜前輩的瀟灑自如。。。老麻瓜前輩對云龍壺的處理意境是否可以理解為用茶湯淋壺的方法養樹癭壺,讓其茶漬深入樹癭裂紋,而樹癭的凹凸面經過長期的拭搽顯現出包漿效果,與樹癭裂紋的茶漬強烈對比,顯現出古意盎然的味道?又或者讓茶漬自然滲入皺皮朱泥的皺紋中,使其出現特殊的肌理效果?
現在每天都要把三把壺泡個一兩遍,一則體驗下每次茶湯功力及茶壺水色提升的樂趣,二則期待着儘快換檔。唯獨擔心一不小心聽到天籟之音,溫壺之時耗水甚巨,在這請教下各位老仙角,有沒有出現過溫壺溫到一半突然驚爆的現象(即壺体已經有一定溫度了,但仍然操之過急而驚爆)?壺蓋會不會驚爆?蜜琉璃的圓之月壺有沒有驚爆的歷史?
小小分享個人經驗,或許951會員可採用真壺溫壺的方式,減少用於溫壺的耗水量,小弟現在每泡完一壺茶,溫壺及淋壺的耗水量約1公升左右。泡茶時,都盡量按表抄課,並避免壺遭受溫差變化過快,就不太擔心驚破。倒是有粗心大意將壺蓋摔缺角就是,還有泡真壺的壺要練就鐵砂掌,避免因燙將壺蓋摔到。
想請教余老,不管花貨或光貨,真壺詮釋過許多大師也詮釋過的經典壺型,也詮釋到味,不知是否曾用朱泥詮釋過供春壺?供春壺欣賞時的重點?目前小弟看過的供春壺,較喜歡顧景舟大師及方老師的作品。
感謝0843兄的指導,經老兄一說,才覺得最近拇指和食指隱隱作痛,蓋是被真壺燙的吧,哈哈~~
供春壺個人比較欣賞那種樹癭瘤成型自然,成不規則橢圓形、树皮斑驳满身、纹理缭绕、壺蓋為靈芝狀而不是北瓜蒂造型的,至於用刀在壺身上亂划以充樹皮裂紋的尤爲討厭。
小弟方近而立之年,實不敢當被稱之為兄,故請以會員稱之即可,對於所談之品茶用壺之事,亦不敢稱為指導僅交流分享。小弟也覺得供春壺,能詮釋出樹癭瘤的自然,就是詮釋到味,至於壺蓋以靈芝詮釋亦是一妙,只是會考量到靈芝壺鈕在保養上的費事,談到這,就想到之前在猜想雲龍壺的舌頭是固定的還是會伸縮,直到此一會員別館主題出現,方才明白,呵呵。關於某位會員所分享的美圖,小弟代為回答,該壺為韓所長所製,泥料小典故之老宕口蜜瑰紅即可看到。
將溫壺所用之水,先倒進充當茶海的大壺中,可順道拉升茶海的溫度,一來利於茶湯,二來...壺溫好,茶海也溫好了,可“一兼二顧”免得顧此失彼,讓茶海發出最昂貴的“天籟之音”!
這麼一循環回收,既不浪費水資源,有可讓水質因多次出入稀世名泥好壺的機會,而積極改善水質,是好招呀!
謹回應:漂洋過海來看壺先生
a.是的!...泡養雲龍壺這種花貨,是最輕鬆了!
如泡養“供春樹癭壺”般,即可...“老味十足”...。
b.壺溫到一半驚破的可能性是有的,但不是太高。
壺的蓋子沒聽說過有驚破的...,蜜琉璃的茶碗或壺也沒聽過有驚破的記錄。
其實壺較易驚破的原因,有可能是壺造型的問題(會員中有許多物理學者,或建築、土木工程師等相關專業人士,或可解惑),也有可能是純朱泥本身冷縮熱脹的系數特別大所致。
其實,來真壺上過班的員工,天天用不同的純朱泥來泡茶養壺,這麼多年下來,還是完全“零驚破”記錄!
由此長期實務經驗可見,驚破是可“避免”的,只要溫得好,想聽到昂貴的天籟之音,是甚為不易的。
反之...,老麻瓜因天生膽大、賭性堅強(此賭非彼賭),腦子有一股“拼勁兒”,溫壺時每次內心總會升起試看看會不會驚破的衝動,熱水放膽急沖而下,心想應該不會驚破吧?
嘿!嘿!...結果前些年果真被老麻瓜沖破了不少《含當場在“某個會員”等許多會員面前表演驚破秀(show)》,現在有些驚破的壺就堆在倉庫裡頭,有些粘一粘不漏水後還能種種花草,有些就放進飲水機裡頭改善茶湯...。
不過,漂洋過海來看壺先生請不必過於擔心驚破之虞,蓋這幾年古陶研究所推出的稀世名泥已極少有驚破的記錄。(原因除了練泥的技藝更提升外...,最主要的還是真壺人已漸漸習慣純朱泥壺的較大冷縮熱脹特性所致。)
鄙人比較大心肝,經常兩個壺和蜜琉璃碗一起泡,所以泡得不抑樂乎,水也浪費得不抑心痛呼,看了老麻瓜前輩的第二招,恍如大悟,果然是高招!今晚老婆大人就不再嘮叨了~~
用破了的茶壺和香爐來种花,以前也有干過,別有一番情趣,但用這麽名貴的純朱泥來种花,估計古往今來只有老前輩一人吧,嘻嘻~~
呵!呵!...老麻瓜將省名人、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等人的殘器拿來種花植草,豐富生活是小小case...。
昔年在特藝一廠時期,老麻瓜與一群一廠領導幹部,在庫房裡頭聊天,四週堆滿了要參展的名家新作。
眾人香菸一點,煙氣瀰漫之際,老麻瓜由煙縫中一眼瞄見,眾人各自由地上抓起一件“煙灰缸”,開蓋就敲下煙灰,...怪!怪!...老麻瓜隨手一敲煙灰,猛地發現這煙灰缸還蠻有味道的!
遂順口問道:是蔣蓉的吧!
嗯!
你的是顧老的吧?
對方還是應一句...,嗯!
汪...
何...
嗚呼...,幾個人隨手彈灰的煙灰缸,全是大師超高價的參展新作!
所以老麻瓜想當然爾,立刻煙頭對著各煙灰缸敲了一下,做了一件這輩子最感興奮刺激,享受最昂貴之闊佬生活...
這才叫驚世駭俗呀!
酷!
【煙灰,...怪!怪!...老麻瓜隨手一敲煙灰,猛地發現這煙灰缸還蠻有味道的!
遂順口問道:是蔣蓉的吧!
嗯!
你的是顧老的吧?
對方還是應一句...,嗯!
汪...
何...
嗚呼...,幾個人隨手彈灰的煙灰缸,全是大師超高價的參展新作!】
TNND…,這可真叫“放下”了!!
比起以前壺商所說當場“摔罐子”擺顯的招式來,彈彈煙灰的手段真是高啊…(“彈”笑中,強虜“飛灰煙滅”)。
強!強!
引用 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留言:
>這麼一循環回收,既不浪費水資源,有可讓水質因多次出入稀世名泥好壺的機會,而積極改善水質,是好招呀!
>
>謹回應:漂洋過海來看壺先生
>a.是的!...泡養雲龍壺這種花貨,是最輕鬆了!
>如泡養“供春樹癭壺”般,即可...“老味十足”...。
>
>b.壺溫到一半驚破的可能性是有的,但不是太高。
>壺的蓋子沒聽說過有驚破的...,蜜琉璃的茶碗或壺也沒聽過有驚破的記錄。
>其實壺較易驚破的原因,有可能是壺造型的問題(會員中有許多物理學者,或建築、土木工程師等相關專業人士,或可解惑),也有可能是純朱泥本身冷縮熱脹的系數特別大所致。
壺造型驚破可能性不大,沒溫壺的驚破是肯定的..就如高矮胖瘦的人喝水.......無差別,體溫低時 ,喝個溫水,會很舒服,太熱則會燙到.或是一般溫度突然灌冰水,有些人可能就地成佛去了.........承受不了突然的溫差身體張力負荷不了.
在泡茶時,壺蓋未拿開而直接熱水溫壺,朱泥的分子结構可能會因突然溫差而
劇烈變動,張力無法延展,致傷心的聲音響起..........bb壁璧阿
總之養成溫壺的習慣,靜心以待,品茗之時,心情也會很平靜,很愉快.........喝茶不就希望如此嗎?
一個工地小粗工粗野的經驗 謝謝各位先進
>其實,來真壺上過班的員工,天天用不同的純朱泥來泡茶養壺,這麼多年下來,還是完全“零驚破”記錄!
>由此長期實務經驗可見,驚破是可“避免”的,只要溫得好,想聽到昂貴的天籟之音,是甚為不易的。
>反之...,老麻瓜因天生膽大、賭性堅強(此賭非彼賭),腦子有一股“拼勁兒”,溫壺時每次內心總會升起試看看會不會驚破的衝動,熱水放膽急沖而下,心想應該不會驚破吧?
>嘿!嘿!...結果前些年果真被老麻瓜沖破了不少《含當場在“某個會員”等許多會員面前表演驚破秀(show)》,現在有些驚破的壺就堆在倉庫裡頭,有些粘一粘不漏水後還能種種花草,有些就放進飲水機裡頭改善茶湯...。
>不過,漂洋過海來看壺先生請不必過於擔心驚破之虞,蓋這幾年古陶研究所推出的稀世名泥已極少有驚破的記錄。(原因除了練泥的技藝更提升外...,最主要的還是真壺人已漸漸習慣純朱泥壺的較大冷縮熱脹特性所致。)
嘿﹐漂洋過海兄您乃別館新‘人氣王’﹐很久沒見到這麼刺激的帖子了! 您的那個
巨大的茶台是什麼木頭做的? 看照片應該是一整塊木料﹐雕刻的彌勒和其它好東西﹐
真讓人羨慕!
我記得在‘很久很久以前’﹐好像是448大俠在端州訂制了一大個茶盤﹐是用整塊坑
仔硯石做的﹐也讓小弟我﹐連同483﹐165和世間猿等幾人‘唏噓’了好久。後來538老頑童老哥也參與我們一起‘哼哈’硯石!
那時大家都很‘年輕’﹐都在攢錢買壺﹐第一次受到真壺寄的壺﹐也真是‘滄然淚下’感
動加激動得不得了 。那種日子真讓人回念!我買的真壺﹐六年來只驚破了一把﹐算
是溫壺功夫做到家了!
希望在別館里常常看到您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