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2009年春季高峰岩茶》特別香甘醇美!
因採收前一個月山上的氣溫遽降,日夜溫差甚巨,賜給今年的春茶擁有醇厚的口感與奔放的春仔氣及豐富如百花齊放的茶湯美妙滋味之外,更再加上若冬茶般的香甘的優質茶湯味兒,一杯入口,清香甘甜溢滿口腔,隨之而來的是陣陣不絕的回韻生津,伴上香氣滿室,真是妙不可言...,一等一超高水平的好茶!
嘿嘿!...老麻瓜認為這次古農真壺旗下採收的《2009年春季高峰岩茶》品質之優異與美好,絕對會教您大呼過癮!
滋味十分濃醇香甘,保證100%葉葉純正的高冷地岩茶,美好的瓊漿玉露《2009年春季高峰岩茶》已隆重上市,為免向隅,請您一定要速速下單搶購!
當然地,古農真壺一本回饋會員的精神,今年依舊按往年慣例,辦個眾樂樂的特惠活動,讓好茶能與大伙們同樂一番!
今年因《2009年春季高峰岩茶》特別香甘醇美,故必定供不應求,恐無法充分供應給眾多會員好友們,為公平起見,請有意嚐鮮的會員們務必儘快來信或來電訂購,以免向隅難得的100%純正之高冷地岩茶喔!
活動辦法如下:
活動共有A•B兩個方案,辦法如下:
A方案.:每斤(600公克),會員價只要2400元台幣,每一次購買二斤(共4800元),即贈送半斤做為真壺的心意,多買多送,送完為止。
B方案:每斤(600公克),會員價只要2400元台幣,每一次購買三斤(共7200元),即贈送一斤做為真壺的心意,多買多送,送完為止。
註:請您於訂購時,務必說明要參加A或B方案,以利真壺為您保留數量極為有限的好茶,謝謝合作。
2. 活動日期:至2009年5月6日(星期三)PM22:00止,逾時將恢復正常會員批發價。(若於活動期間內,真壺提供的【2009年春季高峰岩茶101】全部售罄時,此活動即自動停止。)
因此回春岩採收後,需等半年始有冬季高峰岩茶可採收,故請眾會員們務必預留自用或送禮的數量,並請把握極為有限的搶購良機喔!
3. 台灣以外地區會員購買時郵費另計。
4. 此活動僅限真壺超值VIP會員參加。
註:更優於慣例,這次的“春季高峰岩茶”真壺特地要求所屬製茶師將茶乾多烘焙幾次(一般茶山師傅大都只烘焙二次,本茶不惜“失重”之無端損失,共計烘焙四次),以便將濕度降至最低,更利於長期儲存封住春茶的迷人香氣、減少氧化至最低的限度,故開封後請用橡皮筋束起,約一星期即可回水(此時茶香與茶湯的厚實、柔軟度會更加提升),此時後...,更是品嚐此瓊漿玉露的最佳時刻。
為免向隅,您要快快來電或來信搶購喔!
真壺E-Mail:sales@china-pot.com.tw
國內壺友請直撥專線電話:04-23266558
國外壺友請直撥專線電話:國際冠碼+886-423266558
今午非常忙碌...若有不週之處,請多包涵~
匯款後的會員,請您務必撥空來電或來信通知一聲,謝謝!
呵!呵!...昨天真壺山莊才趕著寄出了一大票的春茶,今天仍是如圖般...,前方是已打包好的包裹,後方真壺紙袋內的一票子春茶仍待包裝,忙啊!
嘿!嘿!...老麻瓜邊品春茶享用,邊拍個照留念...;請已下訂的會員們匯好款後,一定要記得再來電或來信通知真壺一聲,也請尚未下訂的會員們,一定要把握明天~2009年5月6日(星期三)pm22:00之前搶先下訂,以免向隅春季高峰岩茶特惠活動的良機喔!
註:這幾天真壺山莊因業務較為繁忙,若有怠慢或疏忽之處,大伙務請諒解,謝謝。
呵!呵!...《2009年春季高峰岩茶101》滋味還蠻強勁的,叮嚀一聲,置茶量可比以往放更少些,便可沖泡出香噴可口的滋味了!
昨夜試飲2009 101,滋味真好,不必等到2週回水後,其口感與香氣,
靜置一段時間後的回甘與淡淡清香,竟極似弟媳家的茶,感覺實在新奇,
今年的高岩似乎迴異於以往,可能更勝冰凍高岩,不知是否個人喜好影響,
請余老解惑? (用的是曹潔的朱嫣)
很久沒喝岩茶了 記得第一次接觸岩茶就是喝高峰岩茶!
今天試飲 找到了那個味~~~ 很久以前熟悉的味道!!
想起了很多事~~~
請問還要很久才喝到的茶 要如何保存??
(我半斤茶約可以喝2個月)
這次的茶蠻好喝的! 真可惜收到茶品試飲時 已過了優惠時間~~~
嘿!嘿!...這次的高岩春茶,老麻瓜佈署了很久,小試了一下不同的“調和配方有機肥”,所以在香氣及滋味方面與以往有較大的區別,結果大家的反應都很熱烈與讚賞,看來這招還真不賴喔!
註:感謝0897先生的建議與分享經驗。
56壺狂先生來電老麻瓜,對此茶的評語十分深入,呵!呵!...就請56先生談談心得如何?
第一次嘗試高峰岩茶,周五剛收到茶時就迫不及待給它沖下去,但是。。。說實話,當時的感覺有點。。。失望,因爲會苦水(是否跟幼菜有關),略有點澀。不過,過後滿喉的岩韻。
第二天一早,用老宕口蜜瑰紅重新泡了一泡,這下只能用驚艷來形容了,苦水已退缺許多,澀味則完全不見。一股濃郁的類似平和白牙奇蘭的香氣深遠而悠長。。第二沖,甘甜的味道盡現。在喉部蕩漾,滿口生津。。。真想不到只囘水了一晚,口味卻是如此之大的差異。
請教下余老是否烘培后涼茶的方法(比如説慢慢退溫或快速退溫,退溫時茶葉的堆放厚度)以及每次烘陪之間的時間間隔對苦水的囘水時間會有影響。
另外,喜歡2007年【夏季高峰岩茶紅水炭焙206T】醇厚囘甘以及那令人懷念的炭焙味道。。。
>...就請56先生談談心得如何?
呃!要收錢…,哈哈哈!
飄洋過海兄講的好啊!
只是“平和牙白奇蘭香氣”為何?
(小弟井蛙,請過海兄解惑。)
此回2009-101的高岩比起往日,小弟的觀感如下:
1.茶乾更小,但膨脹率大(余董曾強調“置茶量”要更少些)。
2.茶乾、沖茶後的香氣也比以往更揚香。尤其是第一沖,滿室生香。
3.如420吳大所言,茶湯的香氣比往昔多了道稍高刺激性的香味,小弟私下叫“玉蘭花香”。
高岩的春、夏、秋茶比起冬茶多了些突出的“勁道”(菁味)。往日的茶沒有舌尖的微苦澀味,如過海兄所言…就出現在剛打開包裝的最初一、二泡出現,過二天就沒了。很特殊的是這種舌尖的“微苦澀味”在茶水走到喉頭前即轉甘甜(還好)。
上週末,用了“嫩蜜松碧”、“赤霞”試了一下。嫩蜜松碧化勁,茶湯沈寂圓融,(弟年記不足)久飲無趣;赤霞顯勁,茶湯菁味十足,(弟已過年少)多飲氣盛;過兩日再用娟雅細緻的“蜜瑰紅”來試試。
PS:哈哈哈…,余董說過,沒有哪種泥料比較好,只有用的人“喜歡哪種味兒”而已。
另,
1.與余董熱線時,董仔提到:此次試新有機肥後,茶湯不似以往集中,而有層層分布之勢…。喝了數日後,認同!認同!
2.此茶(2009高岩春茶)若用真壺不惜電費的慢火薄焙後,可能是很不錯的,期待!期待!
56兄讚謬了,小弟汗~~
白牙奇蘭是烏龍茶的一种,是福建省漳州市西南部平和縣特有的一種茶,多年來白芽奇蘭一直處於香在深閨知者不多的狀態,它的味道很特殊,有股濃郁的蘭花香,多數人初次嘗試時不適應這個味道,但嘗試幾次后就會愛上它。小弟覺得這種香氣與感覺(嘗試幾次后就會愛上它)和高峰岩茶很是相似。
小弟以爲56兄提及的箐味以及剛開封的苦水應該是“幼菜”(嫩葉)特有的表徵。還請余董開講~
贊同56兄提及的《此茶(2009高岩春茶)若用真壺不惜電費的慢火薄焙後,可能是很不錯的,期待!期待!》哈哈~讓余董破費~~
對了2009高岩春茶比安溪鉄觀音耐泡許多~~
呵!呵!...56先生家園一望無際...,要錢還不簡單!
高峰岩茶向來是出了名的“不易沖泡及難以拿捏”,尤其對泥料的要求,更是馬虎不得,漂洋兄第二天就抓出了滋味兒,可真是高手呀!
有關烘焙後涼茶的時間長短,與涼茶時茶葉的厚薄度,可能的影響如下:
1.涼茶時茶葉的厚度較高時,降溫的時間會拖長,致茶葉外皮層早已涼透,而內層卻仍有一定的溫度,所以等涼透至內層後,涼茶的時間會過長,而導至茶湯雖然醇和,卻因內層悶太久了,導至香氣不揚...,且因濕度較高(因曝露大氣的時間過久,吸入過多濕氣所致),所以不利日後久儲。
2.反之,若涼茶時茶葉的厚度極薄(只有一層,不重疊時),茶葉的溫度會降得很快,手背一試涼了,即可收起!
初試這種茶湯,因降溫較快,所以火氣會稍高些,略有“澀、磨”的質感,但等一回水,則明快與靈動的質感和香氣,才會是愛茶人心中的好茶!(更利久儲)
註:其實焙茶有許多的小技巧(眉角),因牽涉較為寬廣,且易偏離主題,故請容日後老麻瓜有時間時,再盡興的與大伙們聊聊。
悶則苦、放則鬆、動則澀、靜則滯,這是老麻瓜對茶葉製造與烘焙的長期心得,如何運用這些特質,來抓取茶葉的中庸之道,會是茶的良劣之最大課題,謹供您參考。
漂洋兄問及:剛開封的苦水應該是“幼菜”(嫩葉)特有的表徵?
嘿!嘿!...是的,台茶為何崇尚“一心二葉”採摘?
蓋因...,茶的“一心”取其甘,“二葉”取其香,所以茶葉始能香甘俱全。
就因“心”(含嫩葉)取其甘,當我們置茶過多,或逼熱過甚時,甘味已極即是“苦”,再配上仍有稍許火氣的影響下,我們就能輕易的喝出苦味兒,當第二次沖泡時,因第一次的印象仍存,所以絕大部份的人都會將置茶量縮減,或加快倒茶時間,使得“甘”的濃度不會過高,...再加上火氣漸退,所以茶的本質就泡出來了。
所以答案是...,剛開封的苦水,是置茶量、沖倒時間、火氣,...及最重要的“嫩葉兒”所影響!
晚青蟻跡朱泥!!
http://tw.myblog.yahoo.com/chinapotcomtw/article?mid=323&prev=355&next=312&l=f&fid=9
為何泥裡面有紅點啊?
引用 765 留言:
>晚青蟻跡朱泥!!
>http://tw.myblog.yahoo.com/chinapotcomtw/article?mid=323&prev=355&next=312&l=f&fid=9
>為何泥裡面有紅點啊?
呵!呵!...古農真壺尋找世上稀有的原礦,加上經驗豐富的練泥技藝,和賭性堅強的膽子,及老麻瓜無限的創意...,就能造出種種讓人驚嘆的稀世名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