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袍泡了兩泡之後.包漿的速度超快.變化比較像皺紫泥的感覺
其茶湯較渾厚.香氣似乎較不明顯
有點類似子畦的味道.不過因為尚未開壺.未來的成長空間應該很大
余先生不知何時還有小紅袍新作呢?上次搶了一把後覺得小紅袍變色率真的是蠻大的,茶水回甘喉運與香氣皆是一流,泡養效果也是令人心動,下次的新品會有小紅袍嗎?
果真是朱泥小霸王,未開壺前就已表現如此的極致,若待她開壺時嘿嘿,就可如同余老說的那般.>>>若瞬間綻放的燦爛火花.這小紅袍剛開始可真難以掌控.難以馴服,不過呢.沖泡多次後,得知壺性.現在可順手多了,期待開壺後的換檔....
珍稀級的好原礦,大部份都是偏鹼性居多,這也極可能是能泡出好茶湯的原因之一...
而當泥料偏鹼性之後,卻極容易使製作時的手工痕跡保留若干於壺表,故會有似乎色澤不均之現象,這不是“吐黑”,而是偏鹼性泥料的特色之一,真是莫可奈何...
其實只要添加一些化學物質來中和泥料中的酸鹼值,此現象就可立刻獲得解決,但是卻違反了老麻瓜求真求實的驢脾性,故老麻瓜還是寧可“保持泥料的本貌”,所謂“自然就是美”,愛一團泥,就需容忍它特殊、特有的泥性,也才有“真味兒”,也才是泥癡的本性!
註a:吐黑是成品窯溫不足,致遇水後還原成本來的原礦色,如緞泥的吐黑,會還原成本來原礦的草綠色,而小紅袍的原礦本色是鮮黃泛紅色,經素燒練成後會變成紅色,絕不可能會有極淡的黑雲出現,所以不會是吐黑,而是偏鹼性好泥料的特徵無疑。
註b:不用理會這種現象,一直泡下去就會淡然於無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