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先生由圖片上看並未看到有斷裂毀損,請問燒製失敗的部分是什麼地方?
依照資料石黃心收縮比50%以上,窯溫1007攝氏度,是目前為止所有宜興泥系中,排名第一的最高收縮比,與超低窯溫之泥。
較好的泥料似乎有收縮比越高的傾向,以此來判斷泥性好壞是否絕對?
又純泥作品是否比混合泥來得好?謝謝!
1.所有壞掉的石黃心幾乎都是有無數的裂線(窯裂),所以從圖片上會看不出來。
2.若單純由泡茶的角度來說,“好像”泡茶好喝的泥料,基本上都是以高收縮比之泥居多。
這些高收縮比之泥,事實上泥性都是很差的(很難掌控),只因燒成後的質感、色調與迷人的茶湯,會很容易讓愛壺人難以忘懷...;反之低收縮比之泥的“泥性”很好(很好製作),但只有法吸引未用過高收縮比泥的“衛道保守人士”的青睞!
註:若以價值及稀有性來區分的話,高收縮比之泥價昂量稀,練製及製壺不易,燒成須靠好運氣,故當然比低收縮比之泥較佳,這點您可由市場上全都是滿坑滿谷的低收縮比泥料,即可輕易印證!
3.就老朽長期練製純泥的經驗而論,...純泥無論於製壺或茶湯及泥性來說都會較具“怪癖”,以汽車做比喻,純泥就如跑車,性能好,但是耗油、難維修、舒適性欠佳等等就是它的本質,用它您就得忍受它的脾氣!
而調和之泥,就如有人給豐田車的評語:沒優點就是他的優點!...所謂量身定製,當然能搞得面面俱到!(找不到凸出的優點,但是缺點卻也翻不著)
嘿!嘿!...所以喜歡熱情跑車者大有人在...,但滿街卻都是保守的豐田車!
余先生這般開門見山的挑明直說小心今後公司色彩美麗的調和泥作品
乏人問津了.哈哈~如豐田車般無凸出的優點,但是卻也翻不著缺點~
感覺好像平庸無奇一無是處~哈哈~
言歸正傳,所有壞掉的石黃心幾乎都是有無數的裂線(窯裂),這種裂紋是否就像大紅袍的驚破紋路?在資料裡有看到"球漿"這一名詞,是用來參混增加黏性的東西嗎?石黃心可與之搭配嗎?
高收縮比之泥難掌控練製及製壺不易,燒成須靠好運氣,不知
在製壺工藝比賽裡,泥料的選用是否也在評分的項目裡頭?
嘿!嘿!
有人喜歡養可愛的小型貴賓狗陪伴,有人喜歡高頭馬大的大丹、聖博納來襯託男人的氣概,有人喜歡土佐等鬥犬來拼個輸嬴,更有人喜歡波音達等獵犬,可帶到山上跑跑...,而養隻混種土狗來看門,卻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呵!呵!...有關上篇文章一事,老朽的比喻...豐田車是理性的選擇,而熱血跑車卻是感性的需求!...兩者不在對錯,更無高下之分...
嘿!嘿!484老兄可別陷老朽於不義喔...
所以...,老朽相信無論是純泥或是調和泥,只要是好泥,都會有壺友們會喜愛的!(註:調和泥是多種泥料的結合,可不是化料調和泥喔!)
1.石黃心出窯後的裂痕就是一般所謂的“窯裂”,乃生胚時就已有肉眼看不出的小裂痕(若肉眼能看出,作者就不會進窯燒成啦),其泡養使用是不會惡化的。
而您所說的大紅袍驚破,則是出窯後經外力影響才開線,這於日後的使用會繼續惡化的機率是蠻高的,故兩者情況與形成原因不同喔!
球漿:是同一種原礦用球筒研磨成細泥漿,即謂之。
石黃心因基本上幾乎沒黏性,故球漿比率雖甚高,卻仍是“無法度”!
2.若製壺工藝比賽裡,泥料的選用也能在評分的項目裡頭的話,則古陶研究所早就全包辦得獎名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