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剛剛在Q&A貼不上,只好轉到這邊來了。
余董您好,昨天收到了小紅袍的高南瓜壺,很高興,昨晚拿在手中體會慢慢體會余記的三美,在燈下細看時發現壺内壁有一條1公分長的裂縫,如圖所示。請問這算不算是窯裂呢?會不會影響今後的使用?另外“驚破”是不是只發生在壺外壁?
上次我買了朱翡六杯水平壺,發現壺内壁有些粉白色的條紋,是不是漿流下形成的呢?抑或是其他原因?會不會影響壺的品質?
請余董和各位大大幫忙解惑。謝謝。
1.這種情形不是窯裂也不是驚破,而是筋紋器起身筒時,仍是圓形的,然後再由外往內切割成筋紋器形,而當由外往內壓擠陰筋紋(凹筋紋)時,壺內的該部位就會凸起成蓬鬆狀胎(尤以朱泥系更是一定會,因其較無黏性),作家會再用工具將壺內的該“凸起蓬鬆狀胎”修整,...您所見到的情形就是修整後的手工痕跡,這在手工筋紋器形上是很常見的現象,請勿掛慮;...此情形不會有影響泡茶或驚破之虞,請儘管放心。
2.之前古陶研究所有收集了一小批“老頂柱”(有關頂柱的說明,請查閱真壺大觀園欄•製壺工具介紹的第一頁左下角的圖片即是),這些頂柱有極少數是刻有字形或圖案的,當古陶研究所找適用敲高南瓜壺的頂柱時,沒注意到上頭有字,當敲上二、三把後始發現,並立即改用其它無字的頂柱,所以基本上來說,有此壺內字的高南瓜壺應只有二至三把,本來真壺是“當做變種”要留著自用的,想不到同事們一忙之下,竟寄發給您了,...不過,也算是亂中之美,蠻有意思的!
3.朱翡六杯水平壺的壺内壁之粉白色條狀紋,是標準的壺內修刮痕,隨著每一位作家的手法工具的不同,會製造出不同的壺內手工痕跡,這是應該的,也是手工壺的優點之一(人人不同、把把不同)。
註:當用工具修刮壺內時,會因修刮的角度與部位和次數,而造成不同的光線折射角度,就會造成這種現象,...而壺外因都有經光明針的精加工程序,所以基本上不會出現這種情形。
明白明白,余董的指點令人茅塞頓開,小弟認爲了解壺的製作過程真是每位壺友必修的理論課程之一。
我在紫砂Q&A中學習到如何辨別灌漿,倒模等商品壺,不知余董能否找到個把上述商品壺的模具,讓后進們見識見識,也算是加強對敵方狡猾手段的認識。:)
嘿!嘿!...憑老麻瓜這種特異容貌且中廣身材的易認之形象,想潛身進入灌漿壺廠去拍照,讓大家開開眼界倒是有一些兒難度,故只好靜候良機了...。
基本上灌漿壺的模具描述是這樣的:
身筒的模具共兩件(基本上都是石膏模,取其易吸水份),兩者合一時會用工具或橡膠束緊使其不易分開,中間的空間部份就是一把壺身筒(含把、流)的形體,上方是一個壺口的洞口,將泥漿由壺口處注入兩片石膏間的壺洞中,靜置一小段時間後(靜置的時間愈長,則壺壁會愈厚,反之,靜置的時間愈短,則壺壁會愈薄),再將泥漿倒出,此時因泥漿接近石膏模的週邊會因水份已被石膏吸乾,而產生完整平均的壺壁,再行開模取出,即成一個完整且含把、流的身筒,此時再用毛刷或工具將“由壺口圈往下直行至圈足、底片、流、把,至另一邊的壺肩及壺口圈止的“模線”刮掉即可。
(註:也就是刮掉成圈直行沒間斷的線)”。
蓋子也是同樣道理的灌漿製作。
由此法就可得知,灌漿壺因會隨著模具的形狀起伏“而成外型”,故內部的形狀也就會一樣的隨著模具的形狀起伏“而成內型”,所以當我們看到壺內會隨著壺形(往壺內看的壺口內面、圈足內面、甚至壺把的內面等...)壺內壺外一模一樣“流暢的起伏”時,幾就可斷定是灌漿壺無疑矣...,蓋手工壺不可能、也不必要做到壺內壺外凹凸完全一致。
這是對最粗糙的灌漿壺做一個最基本的認識,惟...市面上有太多灌漿壺會再用手工略微修刮或修整來製造出仿手工的灌漿壺,...但只要抓住其成型之特點,則應不難看出才對。
建議:能否請927兄將上頭的壺內頂柱章款圖拉下,免讓仿冒者有任何可乘之機,攸關眾多壺友們的權益,不情之請,還望927兄見諒海涵。
引用 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留言:
>建議:能否請927兄將上頭的壺內頂柱章款圖拉下,免讓仿冒者有任何可乘之機,攸關眾多壺友們的權益,不情之請,還望927兄見諒海涵。
余董言重了,您老不論從學識、經歷上,抑或年齡、身高、體重上,都是遠遠超出小弟的“重量級”人物,您有啥吩咐,只要一聲“927,過來”,(大家不要誤會,不是在監獄喊號。)小弟上刀山下油鍋都在所不辭,不用那麽客氣。
來到真壺后,既開心又煩惱,喜的是找到了組織,今後前途一片光明;憂的是以前買的壺現在都成了反面教材,且今後私房coco就源源流向真壺,一去不回頭了。
今天在回家路上突然想出一句話:
找到真壺,天下無壺。
我的也有一道不過是在壺底......嚇的要死
每次都溫壺溫好幾次,就怕從這兒破掉
不過目前是不會滲水啦....
敢問余董與各位前輩....有這種裂痕會不會有應力集中的情形而
比較容易驚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