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Q&A
本单元为自由讨论区,文责及取用图片之来源概由文者自负,图文内容并不代表真壶立场。
为免触犯法令,如张贴它站、他人或不当图文,或有广告之嫌时,真壶拥有删除之权利。
名泥出豪杰!烈火论英雄!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609-16:57

朱泥老宕口矿产区(丘陵地带),因亿万年前造山运动十分激烈,使矿产结构特异,原矿中所拥有的各式元素成份也变得较为多样化与多变性,终成爱壶行家们的最高追求!

《韩洪波手制•晋朴壶L~老宕口蜜瑰红》

,舟车奔波劳顿、忙碌了好几天,终于回到真壶山庄拿把心爱的壶,并沏杯佳茗,心绪渐渐的平静下来,终于有时间与大伙们谈谈泥料的基本概念,也顺道帮宜兴紫砂说句公道话!

呵!呵!这次老麻瓜一回【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古陶研究所】,刚巧逢周日,馆长等领导得知老麻瓜回馆的消息,即热情邀约到馆长室喝茶聊天

人一坐定馆长室,递菸、沏茶、寒暄等等,待一切就定位之后,话题就打了开来(注:会谈中的所有与会者,除领导外,其他皆为宜兴陶瓷或陶瓷材料的专业研究人员,因未经对方同意,故于此老麻瓜不予擅自公开人名)

会谈中,除了谈及顾景舟大师的一件作品于北京某拍卖会(虎年春拍)中以超高价~人民币:1200馀万元的“历史高价”得标外(注:不要怀疑!...是顾老的一件壶,喊标高达新台币5000~6000万元),也谈及记者们将顾景舟与吴冠中、徐悲鸿齐名(三位都是宜兴人),真是把宜兴紫砂壶捧上了天!(有关如此的定位法,因老麻瓜玩壶爱壶从不将价位放在心头,壶还是壶,所以不予置评)与宜兴紫砂发展的现况,言谈中大家还论及了有关这次山寨化料壶的种种现象,与泥料中有无添加化料的鉴定方法等等

嘿!嘿!这次与老麻瓜在馆长室聊天会谈者,均为宜兴陶瓷界颇具公信力的专家学者,或博物馆的众领导(皆非生产销售者),所以这次的谈论就变得颇具客观与可看性,值得全球所有的宜兴紫砂爱壶人继续静心的看下去(为了宜兴紫砂将来能更正常的发展,也欢迎时常进入真壶吸收知识的从事业者多了解一些添加化料壶的分辨法,以免一时失察误购进了“化料壶”或“非宜兴紫砂壶”,成为代罪的羔羊,或为虎作伥多年而仍不自知!)

因热络的谈了一个下午,所以老麻瓜真是千言万语无法论尽,只好谨慎的浓缩出重点于下,因这是一个概念,只要知道了这一概念,日后就能减少太多的困惑与迷失,老麻瓜希望能表达出简短扼要却意义深远的概念,故请有兴趣此话题的您,务请细细思量会意

所有的矿物中都会含有各种或多或少、不同比率的元素成份(当然宜兴的紫砂或朱泥矿也都是一样的),在经高温烧成后,矿的颜色或质感就会因著不同的元素而产生不同的质感与颜色;老麻瓜试著用宝石举例来说:宝石也是一种矿物,因各自拥有或多或少、不同比率的元素成份,所以经大自然的地热淬炼后,最后产生了不同颜色、不同质感、不同硬度的各色宝石(红、绿、蓝、白、紫、黄、青等等等等,甚至呈现透明状,可谓百彩缤纷,各具奇色!)

宜兴的矿产也是一样的,除了黄龙山的紫砂矿之外(矿的种类较少,故烧成的成色也较贫乏,所以颜色会较于常见红褐、黄色、红色居多),至于赵庄、蒋笠、茗岭、南山、香山等等朱泥老宕口矿产区(丘陵地带),则因亿万年前造山运动十分激烈,断层带更是错综复杂...,使矿产结构特异,原矿中所拥有的各式元素成份也变得较为多样化与多变性,终成爱壶行家们的最高追求!

问题来了,当宜兴紫砂矿在禁采令一下之后,宜兴紫砂矿可谓一时洛阳纸贵,天天喊涨,直至今日,就算最低档的纯正宜兴紫砂矿泥料(朱泥矿当然更贵罗),一斤(500公克)也得20元人民币起跳(一斤只能约造一把壶),这使得近几年来的宜兴紫砂商品壶的生产产生了困境,遂造成了相形低价的“非宜兴矿区”的矿产,以“宜兴”紫砂的分身,进入宜兴商品壶的供应链。

在为了更能增加“可信度”与“卖相”的前题下,遂以人工添加化料,以达到接近或超过良矿中本有的各式元素成份(如各式氧化金属元素等),当添加了化料后,成份几已与良矿趋近相同,所以也就能烧出各种泥色的“成色”!

呵!呵!不过,在换汤不换药的情形下(注:也就是颜色虽接近,却看起来“很跳”,庸脂俗粉太假、太艳了,且因质料本身就已不同,所以无论质感、重量、与茶汤品质和养成效果等等,可就东施效颦,令人不敢恭维矣…)

话虽如此,问题出在无论是良矿或加化料的劣矿,于科学仪器的检测下,都极有可能会出现接近相同的成份!(并无法分辨出何者为原矿即拥有、或何者为后来添加化料的)

在化验出来后,可能无法避免两者都是十分接近的化学成份!

问题是玩家们怎么去分辨出何者是良矿,何者是添加化料的?

有关于此,谈论中的总结认为,当一个外行的玩家,在无法用经验来判断两者在质感、重量、与茶汤品质和养成效果等等的差异时,请先勿选购胎色特异的低价壶(即又便宜又罕见的泥色),即可免除大半的忧虑!

咳!咳!幸好良矿与化料矿的差野,绝不仅于此,盖良矿中所含有的所有元素,亿万年来皆与矿中的其他元素共存共荣著(完全融合),所以并不会轻易溶解,而劣泥却对添加入的化料会产生排斥性(无法真正融合在一起),所以当生胚入窑烧成的温度不足时,化料泥就会产生“露出马脚”的窘态,兹举例对比如下:

a.“不添加”任何化料的良矿在烧成不足时,浸水或煮水“皆不会”产生胎色溶出于水的情形,最顶多也只还原成斑块状的“吐黑”!…(即遇水后,由陶还原成土,即还原为本来的泥矿色),无论泡了多久,吐黑的情况有多么严重,当我们再次将这件吐黑的壶进窑烧足后,即全壶颜色均匀,仍旧秀丽无比!

b.反之,有添加化料的良矿在烧成不足时,浸水或煮水“即会”产生胎色溶出于水的情形,到后来颜色愈浸愈浅、颜色愈泡愈淡,此乃化料与劣矿并无法融合,故遇水后慢慢地被排斥于壶外!而倘若再次将这件褪色的壶进窑烧足后,缺色的斑块就会显现出较为不艳,甚至褪回劣矿色的情形,因化料已流失大半,故已不可能再烧出同样的化料泥色矣

嘿!嘿!老麻瓜要更客观的说句话,化料壶的问题并不在化料本身,而是在于对窑温的要求,当我们将每一种原矿烧至结晶半磁化后(也就是达到临界温度后),就算有化料,也已无法再释放出任何有害人体的物质了!

问题是,为了较好的卖相与成本的考量,我们极少见添加化料的业者“愿意”将壶烧老、烧足,盖只要一烧老、烧足,有可能原本想要的泥色已不再有…(注:因是化料成份添加陶土所成,假设此陶土所需的临界温度为1200摄氏度,但化料只能承受950摄氏度,所以化料极可能无法承受高温的折磨,而产生色泽的不雅或烧化掉),所以我们才会在市面上看到太多浸水即褪色的“出色怪壶”,即因温度实在与陶土所需的临界温度差太多了!

再加上一把壶只卖一点点钱,又要泥料成本、又要工资、又要烧窑本、又要运输包装费、再加上层层剥削之下,要商品壶的业者拼窑温,简直老本是赔定了!

所以会谈后的结论是

1.化验只能当参考,不能当依据,因为两者化验出来的结论可能会趋近相同,但最主要的还是请玩家们注重纯正的胎色、质感、重量、茶汤品质、养成变化等质量方面的问题。

2.宜兴紫砂壶风行千百年,向为宜兴政府极为注重的文化资产,所以在安全卫生的把关上向来即十分关注,宜兴一地的任何矿产皆不含有害人体健康的元素。

呵!呵!这么一下来,好像有点儿像老麻瓜在讲官话、敲八股,真是有点儿不习惯,不如换换老麻瓜的口气来说好了!宜兴当地及附近的人们,家家户户拿紫砂壶来天天泡茶、招待亲朋好友,却从没听过有人被“重金属”污染的情形,许多丁蜀老年人,天天抱个壶,泡到近百岁,身体还硬朗得很!

嘿!嘿!…在场的所有人,在宜兴看过或知道的病患,皆与用紫砂壶泡茶无关!

注:无论任何 (全球各地陶瓷,或上釉料的陶瓷器、玻璃器皿、造纸、皮革、塑料、纺织、农产品等等我们想得到的…)制品,只要遵循规范,并制造质量到位,即可安心使用。

呵!呵!所以大伙将此当做茶馀饭后的八卦即可!

回覆1:名泥出豪杰!烈火论英雄!
发言人:吴 0611-17:53
余老所言是事实。

那日看新闻,广州市消委会建议紫砂产品要标明紫砂含量...
我就想..怪怪,这紫砂含量哪验的出来,该不是笔误吧!
如余老所言,紫砂者,大自然恩赐的东西,其成分分析,就如一般岩石的成分分析,跟把加化料的赝品比较,说不定差不多哩。害人的,是那些不该添加的化料。
回覆2:名泥出豪杰!烈火论英雄!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611-20:08

呵!呵!感谢地质学家吴兄释疑...。

嘿!嘿!...长期来,添加化料的业者,只要取得任何一种宜兴泥矿的成份分析资料(注:在宜兴很容易取得),再按表添加化学成份,即可达到以假乱真之效!

盖...,练化料泥者,绝非化学专家,哪能得知何种元素经烧成后能达到欲仿冒之某种特定泥矿的“相似胎色”?

故只要拿张成份分析表,即可“按表索骥”,可真方便得很!

所以科学的成份分析,就变得只能做为“参考”之用矣...。

打个比喻(注:绝无贬抑之意):

假设有二个人,其中一人极美、身材一级棒、脸蛋儿如花似玉...。

另一人,则平庸粗俗、身材不匀、面目丑陋...。

我们试著将这位平庸粗俗的“后者”,施以人工美容改造成人工美女后,只要是常人即可轻易瞧出其不自然的“人工改造”之处!

而若我们采用科学的方法,将两者所有的成份分析列表后,事实上两者均为血肉之体,当然得到的答案肯定是“十分接近的”,所以老麻瓜前文才说《化验只能当参考,不能当依据》,即因此理。

若果真宜兴方面订定出来一个“紫砂应含有的所有成份”时,事情可就大条了,盖...,只要其他非宜兴的矿区再“按表索骥”添加元素成份后,紫砂这文化资产就永远摆脱不了“山寨”的蹂躏矣...。(注:经科学分析,真伪品的结论都是一样时,今后如何再分辨何者为真的“宜兴紫砂”,何者为“赝品宜兴紫砂”?

注a:真正的好泥...,看起来色泽自然而深沉有质感与厚度!...反之,添加化料之泥,看起来就是浓妆艳抹、色调艳俗而不自然,感觉没气质与厚度,不经看!

注b:化料之泥因原矿本质低劣,再加上化料的影响,所以泡养效果与茶汤品质更是让人退避三舍,真是视觉与味觉的一大浩劫。

注c:相信自己的眼睛与脑子,才是收藏之正道也。

回覆3:名泥出豪杰!烈火论英雄!
发言人:0952 0612-19:00
呵呵,跟个贴。(其实是憋不住了)

本贴只适宜在真壶言及。

话说咋一见关于“紫砂壶化料查验”由央视刊播,呵呵,就奇怪劲大至云霄了(因紫砂业界近百年的潜规则被突然公然揭示,还冒著危及数万人的营生前路)。

果不其然,紫砂壶地位一夜间似神话般飙超至顶尖头位(按照单位克、历史阶段价值计算而言)。


呵呵,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不是好现象、好徵兆。因为我等根本没有豢养在笼府的“黄雀”。

小心谨慎呀,有人在出货。呵呵,又是普洱茶的老套路,怎麽就一定玩得转呢?


真是感谢真壶诸位同仁,也感谢真壶网善良的诸位前辈先进,让我等及时止血疗伤,还品茗到了好茶韵!
© 2024 古农真壶有限公司 / Design By Virtual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