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Q&A
本单元为自由讨论区,文责及取用图片之来源概由文者自负,图文内容并不代表真壶立场。
为免触犯法令,如张贴它站、他人或不当图文,或有广告之嫌时,真壶拥有删除之权利。
漫谈顾、方二氏大红袍之比较∼以用久后茶汤淳厚之差异
发言人:VIP0056 0809-23:08
哎呀呀,本来强忍著不想写的…
因怕这篇写了之后,小弟就买不到顾氏的大红袍了。看了VIP0013兄已经起了头,再暗坎的日子也不久了;况且,为了贯彻初衷(好事、好物分享同好)、当好国际网友,还是稍稍写一下。

顾氏大红袍好几年前在壶界就赫赫有名,只是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我们这些苦哈哈的上班族明知好,还是「哈哈苦∼哈的好苦!」。近来因古农真壶集团对于市场行销的变动,又加上顾氏有一些小壶出来,我们得以稍稍忍痛买把来试试!余董也顾及了顾氏老矣,拨了些红袍的泥料请少壮派的高手方小龙作一些。

对小弟来说,不用说一定买方小龙的大红袍;同样容量一把壶,比顾氏便宜约一半;当然买方氏的。可是历经大红袍比赛后,想法有一些变化。此中转变请看小弟细细道来:
茶客杀手比试完的当天,终于有空闲可喘口气,和一些高手论论壶。正好泡茶第一名的黄兄要再买把大红袍回家用,奇了…他还是买陆舟的大红袍。再他选壶的中间小弟和83兄就利用这机会讨教他。
在讨论的当中,他叹了口气说了:「顾陆舟和方小龙的大红袍,我用起来还是顾陆舟的好!」。这下子可激起我们的“瘾头”了,心中存著数月的疑惑好像快有解了。以前是在研究两人可能手法上不同,会造成外观上的差异;但这个对“用壶”来说好像没啥用,但对“看壶”上可能有些用吧?
对“用壶”为主要诉求的我们而言,一把壶外型好、出水顺、颜色亮丽这都可经「要求」而得,一把壶除了上述又能将茶诠释的好,那可是可遇不可求;茶汤口感的厚实紧结度、茶香明亮的旋回度、冷却后的甘甜度等,都是评鉴的要点。近期“非VIP”兄在天天使用顾氏大红袍端方一个月后还发现有一个特性:会因使用的长久,造成茶汤的日渐沈重,VIP0083兄于同时期因大红袍的比试准备也天天用小龙的秋水,但当它平隐后,就不会有上述「进步」的现象。那时考虑的是两人可能的差异如下:
1.壶于成型工艺上有所不同:捶土、打身筒、明针。
在这一项我们最是怀疑两者在“捶土”上的差异。打身筒、明针会怀疑是因为比赛当天看了顾陆舟作壶的VCD,影片中他有一项结合明针与身筒定形的古老招式,此式现在新一辈的壶手已经不用(注一)。
2.烧窑有所不同:瓦斯、重油、电窑。
古陶的壶手因居住地的不同,会将他们的壶也会有不同窑烧。韩所长的要求是窑温足、水色够即可。
3.壶型的不同。
结果这议题在APEC、余董之间一直讨论了好久,一直未有可以令我满意的答案。直至后来,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有位仁兄到楼主的留言版上说近来的大红袍如何…(当时余大也回应了他的质疑)。在余大的回应中,我们终于发现了可能说是二壶手的差异处:回练。

大红袍因为泥料的多次「回练」,造就了顾氏和方氏大红袍的差异:
1.外观上的差异。
2.惊破率的差异。
3.茶汤上的差异。

「回练」,为什么需要这道工序?到底会造成泥料啥子影响?
小弟想这练泥专业还是由余董来回答。当您搞懂了第二个问题,引申出的就是古陶研究所出品的紫砂为何深受消费者推崇∼「泡茶好喝」的重要原因(know-how)了。

或许您会问,那买谁的好?
1.买方氏的开壶快、较不会惊破、变化空间“中等”。
2.买顾氏的开壶慢、“早期”的较会惊破、变化空间“大”(越早期的越大,风险也越大)。
方氏「七道回练」大红袍就已经是泡茶无敌手了(好像在吃河豚-很好吃,有危险!),顾氏的「无回练」大红袍…(好像吃河豚肝-极度好吃、超级危险!)。两者我都有啦!

注一:顾氏的这招功夫,还是请您移驾至真壶,边看VCD边请余董解释。
注二:这篇文章写了好几个礼拜,因为很难写。
回覆1:漫谈顾、方二氏大红袍之比较∼以用久后茶汤淳厚之差异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811-16:52
56老兄呀......
若老朽没记错,当天这大红袍泡茶盟主23号老兄,所用之壶确应为顾老之潘壶无误(第二名也是顾老之小西施,怪怪!),惟........这前二名之壶,却皆是回练第二次以后之同一批回练之泥呦!....您可否有注意到呢?
而且..........这大红袍小茶碗(鱼肠匕首)是与方小龙所制之同批回练之大红袍...,结果经老朽一个多月之“开碗”后,任何茶汤进碗,皆是“琼浆玉露”矣.........(嘿!嘿!若有壶友不信邪,欢迎带著您的茶叶过来试试即知喔)
试验方法:
将茶汤倒入茶海(取其平均无误)或充当茶海之空茶壶内.....,倒一杯入瓷杯中,另一份倒入大红袍小茶碗中,.....一入口就会有天大的差别喔......
许多茶友不相信同样的茶,会因冲泡之容器泥料之不同而有大差别.......
现在用最单纯而客观的品茗杯来试即可,有兴趣的茶友欢迎过来一试喔!
就老朽感受,茶汤品质提高一倍有馀喔.....
言归正题.........
单是用方小龙所用之回练大红袍即有如此水平,若用顾老的........,56老兄认为会如何???

谨回覆56老兄论文之“注一”:
顾老是习惯于打好身筒后,于精加工时随之同时修整壶身之线条,使之流畅!

咦.......
说到这非VIP老兄,怎地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呢?
来篇论文吧......
回覆2:漫谈顾、方二氏大红袍之比较∼以用久后茶汤淳厚之差异
发言人:非VIP 0816-14:24
余大!您太客气了,直接点名!?论文……………….不敢!心得报告到是真的!
顾氏大红袍”端方”~~~~~~~用过(常用,自泡自喝,DIY)
方氏大红袍~~~~~~~~~~~~喝过(常喝,常去83兄家喝)
壶的外观及制作方式及泥料如何和养成如何…………………不在此讨论重点,重点是”以用久后茶汤之淳厚之差异”但话说在前头,测试的茶是用高山茶
方氏大红袍—新壶时会吸茶汤,但不太会吸茶香,汤头硬,入口有青涩感,有些许咬舌(舌头两边好像放跳跳糖)
顾氏大红袍”端方”—新壶时也会吸茶汤,而且是非常会吸茶汤,所泡出的茶简直是#$<^%&*@?!
方氏大红袍初期—略会吸茶汤,扬香一流,汤头硬,入口还是有些许青涩感,不太咬舌了
顾氏大红袍”端方”初期—还是很会吸茶汤,还是#$<^%&*@?!
方氏大红袍初中期—不太吸茶汤,扬香一流,汤头稍软,青涩感不太有,不太咬舌,有点将茶汤凝聚
顾氏大红袍”端方”初中期—照样吸茶汤,照样#$<^%&*@?!
方氏大红袍中期—已不吸茶汤,扬香一流,汤头已软,已有将茶汤凝聚之功力,但茶汤会飘,松散!
顾氏大红袍”端方”中期—继续吸茶汤,继续#$<^%&*@?!
方氏大红袍中末期--扬香一流,汤头软, 方氏大红袍中末期,用舌之正中央及口腔上颚及喉头连成一线去感觉,但茶汤还是会飘,还是松散!
顾氏大红袍”端方”中末期—不吸茶汤了,汤头很软,将茶汤凝聚之功力忽然倍增,茶汤沉,结实!
方氏大红袍末期--茶汤凝聚之功力已答臻境,全方位都不错,唯独茶汤不够沉,不够结实!
顾氏大红袍”端方”末期--茶汤之凝聚力超强,茶汤愈泡愈沉,愈泡愈结实,要同时用整个口腔全部’喉咙及食道来感觉,让泡茶的人从头发快乐到脚指甲,Hi了又Hi,Hi到不行(余大!是不是土里加摇X丸?)
大红袍像是一个有生命体,时而愈泡愈退步,时而不鸟你,时而突飞猛进,实在很难搞~~~~~~~~~~~~~~~~~定它,有一招提供给大家参考参考:时而给它超速快感,时而慢条斯理,时而欲擒故纵,(好像把美眉的方式???)但有一个坚持,就是给它一步~~~~~一步一脚印!急不得的!
以上是个人对顾、方二氏大红袍之比较心得报告,里面的测试评语是针对顾(端方)’方(秋水)两氏大红袍所下,请勿对号入坐,特别值得一提,两壶之评比初’中’末期皆非一朝一夕,也非一年半载,也感谢APEC们提供宝贵资料
回覆3:漫谈顾、方二氏大红袍之比较∼以用久后茶汤淳厚之差异
发言人:卧云 0827-16:07
吾觉得
方式与顾式大红袍的差异
最主要差异在于窑温

余董早期顾式大红袍温度不高
(也就是在"烧足温度范围"内中偏低)
虽不高但还不致败茶
因为要提高成品率已免窑烧惊破(但造成冲泡时惊破)
早期顾式壶式又喜好难度高的方壶
在壶式中算是易烧成惊破的壶样式

不信方小龙作做看此壶式
或是烧把窑温"偏低"的方式大红袍

近来余董出大红袍温度烧足温度范围内中偏高


可能是余董越来越了解提高大红袍成品率
这跟回练有关
回练越多次大红袍温度烧足温度范围会偏高

回练多次的"高温"大红袍是方式
回练少次的"低温"大红袍是顾式
的差别

期待回练多次的低温大红袍会如何?

以上高温低温是都指烧成范围内.
回覆4:漫谈顾、方二氏大红袍之比较∼以用久后茶汤淳厚之差异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828-16:00
卧云兄.......好久不见!
您的说法,老朽以为.....对了一半!
昔年老朽之特艺一厂刚推出朱泥系时,因当时并无窑可烧(盖朱泥系是低温泥,当时并无人制作真正之朱泥壶,故含一厂及丁蜀所有窑炉,皆是烧成高温泥紫泥系之天下,特艺一厂生产之区区几把朱泥壶,怎能使窑炉老板区就于老朽的几分钱而愿意降下窑温呢?),故...于拉关系、套交情皆不得其门之下,老朽只得买个电窑关起门命手下“自个儿搞”......
所以与后来疏通后之铁板窑炉的烧成效果就有些小差异矣.....
并非怕烧坏掉,就不敢提温喔....
所谓“没有三两三,岂敢上梁山”.....,啥子刁蛮的怪泥都敢提练、制作了,最后一个关口老朽又岂容马马虎虎呢?
故结论是......临界点窑温一样,两者烧窑之“时间差”所致!
如“急火快炒”与“慢火细炖”之分野!

回练会稳定“泥性”,使泥料较易于制作,惟.......是否会利于烧成率就不得而知矣.......
但,每回练一次所需花费的银两,却也是老朽心中的最痛!
盖,除泥料“大损耗”之失重外,繁复的回练程序,使泥料之成本愈叠愈高,终致.....未生产即知会赔本矣.............

卧云兄既然期待回练多次的低温大红袍,趁现在仍有少许泥头,何不下个订呢?

© 2024 古农真壶有限公司 / Design By Virtualhost